诗杰王勃
王勃(649/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初唐时代的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
诗杰王勃的生平
永徽元年(650年)出生。王勃出身世家,是隋炀帝时经学大儒王通的孙子,诗人王绩的侄孙。王勃小时候很聪慧,从小就能写诗作赋,天下目为神童。《旧唐书》载:“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杨炯《王勃集序》上也说:“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十岁包综六经,成乎期月,悬然天得,自符音训。时师百年之学,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立谈可见。”王勃写文章往往前先磨墨数升,然后畅饮酒酣,引被覆面卧,待酒醒时“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之“腹稿”。
麟德元年,王勃上书右相刘祥道,曰“所以慷慨于君侯者,有气存乎心耳”,刘祥道大为赞赏,向朝廷表荐,麟德三年(666年),对策高第,被授予朝散郎之职。王勃恃才傲物,经常得罪人。后任虢州参军。王勃私匿罪奴曹达,被告发。王勃惧事泄,杀曹达,以“擅杀官奴”论死。其父受牵连贬官交趾(今越南北部)县令。不久,王勃遇大赦,仅去官职,上元二年渡舟前去交趾省亲,次年(上元三年)秋返回广州,渡海溺水而死,一说溺水被救起,不久惊吓而死,年仅二十七岁。许多从事渔业、航海者悼念王勃,尊称他为水仙王,供奉于船上、港口、河边。
王勃的诗多描写个人生活、抒发个人情志;也有一些抨击时弊,少数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豪门贵族的不满之作;其中写离别怀乡之作较为著名。工于五律、五绝,明代胡应麟《诗薮·内编》以其五律“兴象婉然,气骨苍然,实首启盛、中妙境。五言绝亦舒写悲凉,洗削流调。究其才力,自是唐人开山祖。”
他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他在《上吏部裴侍郎启》认为“君子以立言见志。遗雅背训,孟子不为;劝百讽一,扬雄所耻。苟非可以甄明大义,矫正末流,俗化资以兴衰,家国由其轻重,古人未尝留心也。”对初唐文坛的风气转变起了很大作用。
诗杰王勃的名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杜少府之任蜀州》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滕王阁序》
诗杰的代表作
王勃的诗文集原有30卷,现仅存《王子安集》16卷,存诗80多首,文章90多篇。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滕王阁序》。关于〈滕王阁序〉的由来,唐末王定保的《唐摭言》有一段生动的记载,原来阎公本意是让其婿孟学士作序以彰其名,不料在假意谦让时,王勃却提笔就作。阎公初愤然离席,至配室更衣,专会人伺其下笔。初闻“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公觉得“亦是老生常谈”;接下来“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公闻之,沈吟不言;及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乃大惊“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出立于勃侧而观,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另有:
《汉书指瑕》十卷
《周易发挥》五卷
《次论语》十卷
《舟中纂序》五卷
《大唐千岁历》若干卷
《皇帝八十一难经注》若干卷
《合论》十卷
《玄经传》若干卷
《续文中子书序诗续》若干篇
都已亡佚。
相关阅读
1 王勃《滕王阁诗》 赏析
《滕王阁诗》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诗作,原附于《滕王阁序》后。 原诗 滕王高阁临江诸,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查看全文】
2 王勃 滕王阁序赏析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多次出现的典故,使用的非常贴切。而另一个特点是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客观静止的事物写成富有动态之感。 滕王阁序 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 【查看全文】
3 王勃山中阅读答案《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注释】①已滞:谓羁留甚久,悲于长江,故江水也因之而不畅。 ②高风:指秋风。 ③晚,指晚秋。 题目: 【查看全文】
4 关于王勃的故事唐代诗人王勃的人生犹如烟花般短暂但是却光彩夺目,那么在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早年经历 王勃幼年时就非常聪慧,六岁时便能作诗,且诗文构思巧妙,词情英迈,被父亲的 【查看全文】
5 王勃《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临高台》赏析作者简介 王勃(650~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稷山、河津一带)人。祖父王通是著名学者。王勃少时即聪慧过人,有神童之誉;十四岁时应举及第,授朝散郎,沛王召署府修 【查看全文】
6 诗人王勃的雅号是什么天才诗人王勃的雅号是什么呢?诗人王勃虽然仅仅活了27年,但是他永远被人们所铭记着。今天,小编为大家揭开的诗人王勃的雅号是什么谜团,欢迎大家阅读。 诗人王勃的雅号是什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