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集编年校注

发布时间:2016-08-24 00:00

  《王昌龄集编年校注》是2000年由巴蜀书社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昌龄。

  【诗人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人物生平】

  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从事淮南幕府,入为监察御史。王叔文用事,引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

  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叔文败,坐贬朗州刺史,在贬官期间,在扬州碰到白居易,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谢白居易,再道贬朗州司马。落魄不自聊,吐词多讽托幽远。蛮俗好巫,尝依骚人之旨。倚其声作《竹枝词》十余篇,武陵溪洞间悉歌之。居十年,召还。

  【内容介绍】

  目录卷一(入仕前编年诗四七首)、卷二(谪官前编年诗二五首)、卷三(谪官后编年诗六九首)、卷四(未编年诗四〇首。拾遗三四首、句。辩证一一首)、卷五(文六篇)、卷六(诗评)。

  王昌龄研究资料汇编:一、传记二、著录三、诗文四、评论。

  附录:论王昌龄的诗歌创作

  后记

  【王昌龄的名句】

  1、青山明月梦中看。

  2、当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

  5、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

  6、所见同袍者,相逢尽衰老。

  7、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8、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9、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0、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1、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12、一片冰心在玉壶。


相关阅读
1 王昌龄《出塞》译文及赏析

导语:《出塞》是一首边塞诗,为著名的诗人王昌龄所写,表明诗人对久戍士卒的深厚同情。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①。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查看全文】

2 从军行原文王昌龄

从军行是边塞题材的著名绝句。写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以下是小编收集的从军行原文王昌龄,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从军行 作者: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 【查看全文】

3 《从军行》中经典意象

王昌龄是盛唐边塞诗人的中坚力量,素来被称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 搭乘着时间的巨轮,我们一路聆听历朝诗歌的余音,来到霓裳羽衣的盛唐和诗歌黄金时代的盛唐。霓裳羽衣随着时 【查看全文】

4 李白与王昌龄七绝差异及其原因

唐代诗坛中,李白和王昌龄七绝以其独特的风貌堪称七绝双璧。 七言绝句在盛唐已完全成熟,出现了使后世无法逾越的李、王两座高峰。虽二者所处时代及七绝成就一致,但其七绝思想 【查看全文】

5 王昌龄从军行书法

如果王昌龄没有被害,他会写下更多传诵千古的名篇。 只是,历史没有如果。我们只能朝着千年前的时代,哀悼,惋惜。我们能够做的就是珍惜王昌龄的诗,好好品味。 从军行七首 烽 【查看全文】

6 王昌龄的诗《浣纱女》

王昌龄的诗《浣纱女》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在诗中诗人是如何体现出自己的情感的? 浣纱女 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 【赏析】 钱塘江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