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二首·其一 王昌龄

发布时间:2016-11-02 00:00

  王昌龄创作的古诗《从军行二首·其一》,描写了沙漠的荒芜以及战乱。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古诗《从军行二首·其一》,,欢迎大家阅读。

  从军行二首·其一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

  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注释

  古代“榆关”是范围广泛的军事防区概念,南至海、北至山,东至山海关,西北抵青龙都山。隋唐时期,榆关作为中原汉王朝防御辽东高句丽入侵的重要的军事重地,设关扎营,屯集大批兵马。本诗作者是唐人,所用地名也是唐代的。

  漠北历史上是匈奴、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的势力范围。把榆关搬到漠北的发明家是现代某粉。

  简析

  这首诗描写了汉武帝时,大将军卫青在漠北以武钢车合围单于,从此漠南无王庭的一战。

  结合史记的一段记载:“而适值大将军军出塞千余里,见单于兵陈而待,于是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匈奴亦纵可万骑。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汉益纵左右翼绕单于。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强,战而匈奴不利,薄莫,单于遂乘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驰去。”(《卫将军骠骑列传》 )

  事件:“大将军出战” 漠北决战,大将军卫青率五万骑兵于定襄出塞千余里,深入漠北。

  环境:“白日暗榆关” 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

  战法:“三面黄金甲” 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合围单于,趁风起时反击。

  战果:“单于破胆还” 单于遂乘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逃跑而去。


相关阅读
1 从军行 王昌龄其一

《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 从军行七首⑴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⑵。 更吹羌笛关山月⑶,无那金闺万里 【查看全文】

2 王昌龄长歌行

《长歌行》的作者是王昌龄,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有着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最擅长写作七绝的诗句。 长歌行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旷野饶悲风,飕飕黄蒿草。系马倚白 【查看全文】

3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著名的诗人李白的代表作,是为好友王昌龄所写,也抒发了为好友王昌龄被贬的悲愤的情感。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赏析,欢 【查看全文】

4 王昌龄的诗有哪些比较出名

王昌龄家境比较贫寒,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王昌龄作为一代诗杰,流传下来的资料却很少。下面是应届毕业生文学网的小编和大家分享的王昌龄出名的诗歌,欢迎阅读。 王昌龄的 【查看全文】

5 从军行七首原文翻译以及注释

王昌龄创作的边塞诗篇《从军行七首》为人们所称道,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从军行七首,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学习诗作《从军行七首》。 从军行七首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 【查看全文】

6 王昌龄的从军行

《从军行七首其四》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 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