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尉刘晏与府掾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的作者是王昌龄,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41卷第11首。
洛阳尉刘晏与府掾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
作者:唐·王昌龄
良友呼我宿,月明悬天宫。
道安风尘外,洒扫青林中。
削去府县理,豁然神机空。
自从三湘还,始得今夕同。
旧居太行北,远宦沧溟东。
各有四方事,白云处处通。
【注释】
①刘晏:唐代著名的经济改革家和理财家。字士安,曹州南华(今东明县)人。幼年才华横溢,号称神童,名噪京师,明朝时列名《三字经》。历任吏部尚书同平章事、领度支、铸钱、盐铁等使。实施了一系列的财政改革措施,为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谗臣当道,被敕自尽。李顽《送刘四》曰:“九岁能属文,谒帝游明光。尔来屡迁易,三度尉洛阳。”刘四即刘晏。掾:官署属员的通称。全诗校:“一作县。”茶:动词,煎茶。天宫寺:寺名,在洛阳。岸道:天宫寺僧人法名。
②道安:晋高僧。此借指岸道上人。
③理:公务的治理。
④豁然:舒朗的样子。
⑤神机:心神。
⑥“旧居”句:唐人殷播《河岳英灵集》王昌龄条云“顷有太原王昌龄”,此乃举其郡望。太原在太行之北,可能早年昌龄在太原住过。
⑦沧溟:沧海。此句盖指时作者将出为江宁县丞。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约757)唐代诗人。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约在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秋,获罪被谪岭南。三年后北归。公元748年(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在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擅长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存诗一百七十余首,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
【繁体对照】
卷141_11【洛阳尉刘晏与府掾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王昌龄
良友呼我宿,月明悬天宫。
道安风尘外,洒扫青林中。
削去府县理,豁然神机空。
自从三湘还,始得今夕同。
旧居太行北,远宦沧溟东。
各有四方事,白云处处通。
相关阅读
1 王昌龄的诗歌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所作之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尤其是将七绝推向高峰,故人称七绝圣手。其诗歌体裁很大一部分是易于入乐的七言绝句。内容基本上选用乐府旧题来抒写战士爱国 【查看全文】
2 出塞王昌龄视频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王昌龄的出塞! 《出塞》 zuzhě:wnɡchānɡlnɡ 作者:王昌龄 qnshmnɡyuhns 【查看全文】
3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生动地描绘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胜利者的骄傲神态。下面一起来欣赏下!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 【查看全文】
4 王昌龄与李白王昌龄与李白都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大诗人,而两人有着怎样的交集呢?王昌龄与李白的送别诗作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昌龄与李白的故事以及送别诗,欢迎大家阅读。 李白与王 【查看全文】
5 诗人王昌龄对《楚辞》的继承与超越王昌龄忠君爱国、竭忠尽智,却无罪遭贬,在荆楚地区辗转徘徊近半生,楚国的山山水水、文化底蕴都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挥之不去、无法磨灭的影响,这其中,尤以《楚辞》中诗歌 【查看全文】
6 从军行王昌龄其二《从军行》是王昌龄的代表作,共分为七首,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从军行王昌龄其二,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