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川田家》王维

发布时间:2015-05-13 00:00

  《渭川田家》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渭川田家》赏析:

  这是王维田园诗的名篇。抒写诗人对闲逸的田家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自己急欲弃官归隐的意愿。

  全篇以“归”为主旨,以“闲逸”为基调,把初夏傍晚农村中的各种寻常景象贯串起来,构成一幅乡村晚景图。诗一开篇,描写夕阳斜照村落,渲染暮色苍茫的气氛,接着,诗人就点出一个“归”字,描写牛羊徐徐归村的情景 。“穷”虽是修饰“巷”字,但却暗示:诗人正站在村口,深情地望着牛羊在斜光和暮色中从田野结群归来,并一直目送它们没入深深的村巷之中。接着,诗中又写一位慈祥老人,拄着拐杖,倚在柴门边,正迎候放牧归来的小孩。诗人对着暮色笼罩的田野沉思,忽然听到野鸡的欢鸣声。麦子吐华了,野鸡大概也在呼唤配偶吧?放眼桑林,桑叶稀少,蚕儿已吐丝作茧,进入了休眠状态,它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了。农人们扛着锄头下地归来,在田间小道相遇,亲切交谈,简直是乐而忘返呢。这些画面看似散漫无序,其实无不紧扣着一个“归”字,无不洋溢着一种宁静闲逸的情调。这自然要触动仍浮沉于宦海极度苦闷与失意的诗人,使他一方面由衷地羡慕起这种闲适安逸的田园生活,另一方面,更为自己仍傍徨中路、未能找到人生归宿而惆怅感慨。诗的结尾,诗人怅然吟起《式微》,借“式微 ,式微,胡不归”的诗句,表达自己急欲归隐的心情 。妙的是这“式微,胡不归”的诗句又扣紧了黄昏和归家的意蕴,与首联前后映照,从而使全篇写景与抒情,意象与意象,开头、篇中和结尾紧密交融,契合无间,意境浑然一体。诗中描写的各种意象和画面,如牛、羊、雉、蚕、麦苗、桑叶,是农村中常见的禽畜和作物;墟落、穷巷、荆扉,是农村的普通景物环境;而野老倚仗,牧童晚归,田夫荷锄,村头絮语,又都是农村平常的人事活动。诗人运用白描手法,以自然而精炼、朴质面清新的语言将这些意象画面平实地一一展现出来,从而荡漾着亲切的人情味,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充满了诗情画意。

  联系诗人的一生,我们可以知道,王维是以自己心目中理想化的农村,反衬官场社会的黑暗、险恶和污浊,以农村中的宁静闲逸,反衬自己宦海沉浮的孤独、苦闷,以农村中的人和物皆有所归,反衬自己的独无所归。


相关阅读
1 王维被称为诗佛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因笃信佛教,又被称为诗佛。 公元701年,生于蒲州(今运城永济市)。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因伶 【查看全文】

2 王维《竹里馆》翻译及赏析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 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赏 【查看全文】

3 王维《漆园》诗歌鉴赏

漆园 王维 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 这是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漆园是辋川二十景之一。不过这首诗的着眼点不在描绘漆园的景物,而在通过跟漆园有 【查看全文】

4 王维《同卢拾遗过韦给事东山别业二十韵》诗歌赏析

同卢拾遗过韦给事东山别业二十韵作品介绍 《同卢拾遗过韦给事东山别业二十韵》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5卷第50首。这首诗作于开元二十五年二月。 同卢拾遗过韦给事 【查看全文】

5 王维《少年行》赏析

《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 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注释: 1.新丰:古县名,汉置,治所在今陕西省临潼(tng)县东北。新丰镇古时 【查看全文】

6 王维的诗有哪些呢

王维他才华早显,既是诗匠,又精禅理。关于王维的诗词来欣赏下! 1、《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