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读王维《过香积寺》

发布时间:2015-05-15 00:00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这是唐朝诗人王维的一首借寻常游览侧重描写景物抒发禅心的诗。此诗以“过”为线索,首联以“不知”开篇,紧扣“不知”写“过”“数里入云峰”,交代“香积寺”不知处在山中何处。然后,颔联写一路所见所闻,古木参天,荒径无人,云峰重重,深山僻静,却隐隐约约地传来寺院钟声。写出了“深山藏古寺”的意境,从而写出了“香积寺”的周围环境。颈联“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则是声与色相映,运用倒装句式写所闻所见所感,诗人愈行愈近,香积寺周围环境愈幽静。低头听得危石间泉声,一个“咽”字就惟妙惟肖地模拟出流泉在嶙峋的危石间艰难穿行的幽咽之声;仰首见到青松上日色一个“冷”字描绘出环境的幽僻冷静。再与上一句“深山何处钟”呼应,更渲染了深山丛林的幽邃与僻静。诗人没有正面来写香积寺的规模壮丽,也没有直说环境如何幽静,却给人无穷的遐想,无比的幽静感受。最后两句,正面来写香积寺,伫立寺旁,潭边日暮,潭水澄定,潭曲静心,禅心悔过,制服一切妄想,“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于一片清冷幽远荒僻的境界中诗人参悟生命的真谛。

  此诗在写作特点上,前六句重在写景,从侧面渲染“香积寺”的环境,明写所见所闻,而实际上紧扣题目的“过”字来写,句句暗写“过”。最后两句正面写寺。诗注重写“香积寺”周围的景物,而且这些景物,无不和古寺相协调一致:云峰、古木、深山、危石、青松、空潭、薄暮等,无不衬托着古寺的运离尘世的清冷幽静。诗的意境的冷幽僻静,和诗人的心境“禅、空”相吻合,诗达到了情景相融。


相关阅读
1 王维《汉江临眺》全诗翻译赏析

《汉江临泛》是唐代诗人王维于公元740年(开元二十八年)创作的一首五律。诗人泛舟汉江,以淡雅的笔墨描绘了汉江周围壮丽的景色。全诗犹如一巨幅水墨山水。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 【查看全文】

2 《鸟鸣涧》王维全诗鉴赏

《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此诗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以下是小编分享的《鸟鸣涧》王维全 【查看全文】

3 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古诗原文

古诗《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 年代:唐 作者王维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 【查看全文】

4 关于王维的诗《西施咏》翻译赏析

《西施咏》 作者: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粉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 【查看全文】

5 留别王维》原文赏析及翻译注释

《留别王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词语解释】 违:分离。 当路:当权者。 扉:门 【查看全文】

6 王维 杂诗

杂诗三首其二 唐代/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释】 ①来日:来的时候。 ②绮(qǐ)窗:雕画花纹的窗户。 ③著花未:开花没有?著(zhu)花,开花。未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