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三首·其二
唐代/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释】
①来日:来的时候。
②绮(qǐ)窗:雕画花纹的窗户。
③著花未:开花没有?著(zhuó)花,开花。未,用于句末,相当于“否”,表疑问。
【译文】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
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鉴赏】
这首诗通篇运用借问法,以第一人称叙写。四句都是游子向故乡来人的询问之辞。游子离家日久,不免思家怀内。遇到故乡来人,迫不及待地打听家中情事。他关心的事情一定很多,其中最关心的是他的妻子。但他偏偏不直接问妻子的情况,也不问其他重大的事,却问起窗前的那株寒梅开花了没有,似乎不可思议。细细品味,这一问,确如前人所说,问得“淡绝妙绝”。窗前着一“绮”字,则窗中之人,必是游子魂牵梦绕的佳人爱妻。清黄叔灿《唐诗笺评》说:“‘绮窗前’三字,含情无限。”体味精妙。而这株亭亭玉立于绮窗前的“寒梅”,更耐人寻味。它或许是爱妻亲手栽植,或许倾听过他们夫妻二人的山盟海誓,总之,是他们爱情的见证或象征。因此,游子对它有着深刻的印象和特别的感情。他不直接说思念故乡、亲人,而对寒梅开花没有这一微小的却又牵动着他情怀的事物表示关切,而把对故乡和妻子的思念,对往事的回忆眷恋,表现得格外含蓄、浓烈、深厚。
王维深谙五言绝句篇幅短小,宜于以小见大、以少总多的艺术特点,将抒情主人公交集的百感一一芟除,只留下一点情怀,将他灵视中所映现出的故乡种种景物意象尽量删减,只留下窗前那一树梅花,正是在这净化得无法再净化的情思和景物的描写中,透露出无限情味,引人生出无穷遐想。清人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此诗:“以微物悬念,传出件件关心,思家之切。”说得颇中肯。
罗宗强先生在论述盛唐诗人善于将情思和境界高度净化时,将王维这首诗与初唐诗人王绩《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诗作了比较。两诗的题材内容十分类似。
王维诗写得质朴自然,感情也真挚动人,但诗中写自己遇到故乡来人询问故乡情事,一连问了子侄、栽树、建茅斋、植竹、种桷、水渠、石苔、果园、林花等一系列问题,“他把见到故乡人那种什么都想了解的心情和盘托出,没有经过删汰,没有加以净化。因此,这许多问,也就没有王维的一问所给人的印象深。”通过这一比较,足以显示出“王维是一位在意境创造中追求情思与景物的净化的高手”(罗宗强《唐诗小史》)。
【写作背景】
王维在孟津住了十余年,久在异乡,忽然他乡遇故知,激起了是作者强烈的乡思,因此做此诗表达自己强烈的思乡之情。
相关阅读
1 王维《田园乐》全诗赏析
《田园乐》是一组六言绝句,共七首,题目一作《辋川六言》,当是诗人退居辋川别业时所作。以下是小编分享的王维《田园乐》全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田园乐 其四 萋萋 【查看全文】
2 《鹿柴》王维赏析《鹿柴》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唐诗赏析: 诗里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的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第一句空山不见人 【查看全文】
3 王维唐诗《使至塞上》原文赏析创作背景 公元73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 【查看全文】
4 王维 书事《书事》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书事》赏析: 这是一首即事写景之作。题为书事,是诗人就眼前事物抒写自己顷刻间 【查看全文】
5 王维《终南别业》赏析《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解: 1、胜事:快意的事。 2、值:遇见; 3、林叟: 【查看全文】
6 王维《鸟鸣涧》译文及注释《鸟鸣涧》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 春天的夜晚寂静无声,桂花慢慢凋落,四处无人, 春夜的寂静让山野显得更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