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诗词《送沈子福之江东》的诗意赏析

发布时间:2015-07-17 00:00

  《送沈子福之江东》

  【年代】:唐

  【作者】:王维

  【内容】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赏析】:

  王维大约在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740、741)知南选,至襄阳(今属湖北)。他集子里现存《汉江临眺》、《晓行巴峡》等诗,可见他在江汉的行踪不止襄阳一处。沈子福,不详。长江从九江以下往东北方向流。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看诗题和头两句的意思,这诗当是作者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

  渡头是送客之地,杨柳是渡头现成之景。唐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这里写杨柳,不仅写现成之景,更是烘托送别气氛。行客已稀,见境地的凄清,反衬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第一句点明送别之地。第二句醒出“归江东”题意。罟(gǔ古)师,渔人,这里借指般夫。临圻,当指友人所去之地。

  友人乘船而去,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这时,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象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象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多么美丽的想象,多么蕴藉而深厚的感情!将自然界的春色比心灵中的感情,即景寓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便算是诗家能事。这里藉难写之景以抒无形之情,功夫当然又深了一层。写离情别绪哀而不伤,形象丰满,基调明快,这是盛唐诗歌的特色。牛希济的《生查子》有这样的两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写的是少妇对远行人临别的叮咛:记住我的绿罗裙吧!你无论到哪里,那里的芳草都呈显着我的裙色,都凝结着我对你的相思,你要怜惜它啊!──这话也讲得非常之含蓄,非常之婉转,非常之好。与王维“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诗句比较,手法相同,思路相近,但感情一奔放一低徊,风格一浑成一婉约,各具姿态,而又同样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相关阅读
1 鹿柴王维翻译

引导语:王维的《鹿柴》这首诗相信很多人都学过,那么有关《鹿柴》的翻译哪里有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 【查看全文】

2 唐代大诗人王维生平介绍

王维的大半生都生活在盛唐时代。和许多历史人物一样,他的生卒时间一直存在异说。为大多数人采纳的说法是,王维生于武后长安元年(701),与李白同年,卒于肃宗上元二年(761),终年 【查看全文】

3 王维在画史上被推崇为南宗画之祖

王维(公元701-761年)字摩诘,太原祁人,少年登第,曾任尚书右丞,所以后人称他为王右丞。他聪明好学,博学多才,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画家和诗人。 王维的画迹因为年代久远现已所剩无 【查看全文】

4 诗人王维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o jie) ,人称诗佛 ,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 【查看全文】

5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赏析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 【查看全文】

6 王维为考取状元不惜假扮艺人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