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鸟鸣涧》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5-08-12 00:00

  《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此诗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全诗紧扣一“静”字着笔,极似一幅风景写生画。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着的景物,突出地显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生动地勾勒出一蝠“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全诗旨在写静,却以动景处理,这种反衬的手法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有些学生之所以对古诗教学缺乏浓厚的兴趣,是因为古诗本身的特点,如语句浓缩,给学生带来理解等诸多方面的障碍。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古诗教学需要避免教师枯燥的就词解词、就句解句的教学模式。

  第一,介绍古诗的作者和写作背景,引学生入境。《七步诗》的作者曹植,学生并不了解的,但是对于“曹操”这个名字学生早已耳熟能详,曹植正是曹操的第三子,学生自然开始兴致勃勃。曹植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后失宠。曹丕称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曹丕死后,曹丕的儿子曹睿即为,曹植曾几次上书,希望能够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愿,最后忧郁而死......这时候学生早已成为老师手拿线团牵引着的风筝,任由老师“控制”了。

  第二,了解古诗的大意,走进诗歌意境。《鸟鸣涧》是唐朝诗人王维的一首写景诗,利用诗歌中月亮、山涧、鸟等意象,融入特定的寂静的春夜中,感受王维诗歌的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没有逐字逐句的刻意解释,没有过深过细的讲背,让学生沉浸在诗歌的意境之中。

  最后,只需利用很少的时间进行背诵,顺利的默写过后,我引导各小组讨论为两首诗歌设计考题。通过这个环节的训练,培养学生平时有意识的分类积累诗歌的思想,做自己主动学习的主人。


相关阅读
1 王维《春中田园作》原诗

春中田园作 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备注: 春中:指农历二月 春鸠:即布谷鸟、杜鹃 伐远 【查看全文】

2 王维山水诗的意境赏析

山水诗,就是以自然山水为主要审美对象与表现对象的诗歌。我国山水诗的第一个艺术高峰出现在唐朝。 一、王维山水诗的创作因素 王维的思想兼容儒、佛、道,尤笃信佛教,特别是 【查看全文】

3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解析

安西,安西都护府。治所故址在今新疆库车县。 本诗为赠别而作,后由乐人谱曲.其曲名为《阳关》,又名《渭城》;作为送别曲,流传很广。 历代留下来的赠别送行的诗文多得不可胜计 【查看全文】

4 欣赏一下王维的“归嵩山作”

《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解: 1、闲闲:从容貌。 2、迢递:远貌。 3、且闭 【查看全文】

5 王维《山中送别》原文赏析及翻译注释

《山中送别》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写送别友人,题材非常普遍,构思却独具匠心,极有特色。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并非就送别二字做文章,而着墨于送别后的行动与思绪,并 【查看全文】

6 《献始兴公》王维唐诗鉴赏

【作品介绍】 《献始兴公》是唐代诗人 王维出仕拾遗后写给 张九龄希望得到更进一步提携的言志之作。此诗前半部分表示宁愿栖隐山林过清贫淡泊的生活也不愿为了追求富贵享乐而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