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维《待储光羲不至》赏析

发布时间:2015-08-21 00:00

  待储光羲不至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鉴赏:

  诗人很渴望和友人见面。重重门户从清早就打开,这样还不够,还要坐着,想听听载着友人到来的马车发出的声音,这一个细节,写活了抽象的友情。当然,光听见车声还不行,还要等到友人身上的玉佩因步行而发出的清脆的撞击声时,才是出户迎接的绝好时机。首联写动作,颔联写心情,其实都是写渴望,和渴望中些微的焦急,在这一切的核心,是爱。颈联一转,从写心情转移到写景。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跳跃。有等待经验的都知道。在等人的时候,为了避免焦虑,会自然地把注意力转移到别处,即便是最枯燥的风景,也看得津津有味。颈联表达恰好表达出了等待者久候人不至的心情。时间已经不早,晚钟已经响起,诗人已经等待了一天,但是友人未至,而且又下起小雨。可以想象自然的光线已逐渐暗下去,雨在若有若无地降落,在这种阴郁,潮湿,幽暗而又寂静的环境和氛围中,愁绪在以喷泉的速度生长。尾联十字,一声长叹。

  王维此诗颈联侧重于听觉,陈与义的《春雨》里也有相似的句子:“孤莺啼永昼,细雨湿高城”,其实细较之下,也可以觉出很大的不同。王维的两句,晚钟鸣响,用耳朵听,自不必说,雨过春城,当然也是用听,两句都是表现一个感官所攫到的效果。反观陈与义的诗,莺啼是听觉,而雨湿高城,却与王维的雨过高城不同。过,只写雨的一种状态,运动的状态,但是湿,却写出了雨过所产生的效果。这大概也是王安石把春风又到,又过,最终改为又绿的原因吧。但是读者不能把王维的这两句从原诗中孤立出来。但因为颈联的“晚钟”是和首联的“朝已启”相照应的,而“过”字,也许也可以这样解释:春雨都来了,你还不来!

  同样是待人不至,在南宋的赵师秀的笔下,又呈现出另一种况味。宋朝是一个文人化的社会,赵师秀的《约客》写的就是一种文人化的等待。此诗清绝可人,体现出典型的永嘉四灵的诗歌风貌。


相关阅读
1 王维《使至塞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王维。 2.讲析诗歌,清楚诗歌中的征蓬这个意象,能赏析颈联。 3.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 1.导入: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影响了后来的文人墨客,特别是唐朝的几 【查看全文】

2 王维《少年行(其一)》诗歌鉴赏

少年行(其一) 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少年行》是王维的七绝组诗,共四首。分咏长安少年游侠高楼纵饮的豪情,报国从军的壮 【查看全文】

3 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反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 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眷亲。 遥想今日重阳,兄 【查看全文】

4 相思 王维古诗

《相思》由王维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下面一起来欣赏下! 《相思》 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注解】 【查看全文】

5 鹿柴作者王维

《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是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以下是鹿柴作者王维文章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鹿柴作者王维 原文 【查看全文】

6 王维诗词四首教案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诗人登高四望,只见天地一片潮湿,丛林上面静谧宁和,炊烟袅袅升起;女人们蒸藜炊黍,准备好饭菜,送到东面的田间地头。积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