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头吟
王维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①。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 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②,节旄落尽海西头
【注】“太白”指太白星,在古人眼中太白为主征战杀伐之星。‚“典属国”指掌管归附的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品阶不高。
8.简要概括此诗典型人物的三个典型生活场景,并简要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5分)
9.这首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参考答案:
8.长安少年戍楼看星、陇上行人月夜吹笛、关西老将驻马流泪。(3分)三个生活场景是边关战士一生历程的缩影:少年渴望建功立业、青年在笛声中吞咽痛苦、老年沉沦边疆掌管少数民族事务。(2分)
9. ①用对比手法(反衬)。开篇长安少年戍楼看星,写出其雄心满情,渴望效命边关、建功立业之豪情,格调昂扬;陇上行人月夜吹笛、关西老将驻马流泪,写出人物之艰苦悲伤、忧愁满怀,与上文构成转折,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写更鲜明抒发了对边地生活艰辛而朝廷赏罚不公的慨叹,言近旨远,发人深省。(手法名称,结合诗句解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各2分;分析对比,也可以是“麾下偏裨万户侯”与“驻马听之双泪流”的关西老将形成鲜明对比,副将封侯,身经百战的老将沉沦却依然沉沦边关,突出了对朝廷赏罚不公的感慨。)
②用了用典(类比)的手法。尾联用了苏武的典故,苏武出使匈奴被留多年,以致符节上的旄繐都落尽了,如此尽忠报国,也不过做了个典属国那样的小官。尾联看似安慰关西老将,实际上将苏武与关西老将类比,说明朝廷不公,功臣得不到封赏古来如此。从而深化了诗的主题。
相关阅读
1 王维被称为
诗佛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 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 【查看全文】
2 王维《送沈子归江东》赏析送沈子归江东 / 送沈子福之江东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鉴赏: 王维大约在公元740、741年(开元二十八 【查看全文】
3 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反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 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眷亲。 遥想今日重阳,兄 【查看全文】
4 《田园乐》王维唐诗鉴赏田园乐.其一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田园乐.其二 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田园乐.其三 采菱渡头风急, 【查看全文】
5 王维《观猎》译文及注释《观猎》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译文 角弓上箭射了出去,弦声 【查看全文】
6 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在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中,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 送元二使安西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一作:客舍依依杨柳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