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诗人王维堪称完美男人,琴棋书画诗,样样精通,而且仪表堂堂,玉树临风。这样一个好男人,在三十一岁时,妻子去世,此后找上门说亲的人,一定踏破了门槛,然而他竟终身未续娶。而他的好友——大诗人崔颢,不断地换老婆,《新唐书》上说崔颢“娶妻惟择美者,俄又弃之,凡四五娶。”王维与崔颢真是两个极端。
对于王维未娶的原因,后人猜测颇多。
有人说,王维妻肯定是那种优雅美丽到极致的女子,“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最爱的那个人去了,从此他将紧闭心门,不再让别的女人走进来。
有人说,王维笃信佛教,自妻子去世之后,他更是看破了红尘,对男欢女爱失去了兴趣。
史书记载,王维自妻子去世后,孤居30年。禁肉食,绝彩衣。居室中仅有茶档、茶臼、经案、绳床,此外一无所有,完全过着禅僧的生活。每当退朝之后,净室焚香、默坐独处,冥想诵经。那么在诵经之时,会不会默念他的爱妻呢?让人费解的是,直到现在,还没有发现王维悲悼妻子的诗歌,是失传了呢,还是压根没有写?王维毕竟也写过“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这样深情的诗句,妻亡后,他不写诗,写个墓志铭总可以吧?
也许,至情无语,大爱无声。有些痛,只能以沉默的方式来诠释吧!也有人猜测王维老婆之死,乃至他终身不再娶与玉真公主有关:
王维在妻子死后,孤居三十年不再续娶,这在唐代高官中相当罕见。有人说王维学佛,这学佛未必就完全像出家人一样四大皆空,白居易不是一边诵经拜佛,一边左手搂着“杨柳腰”小蛮,右手抱着“樱桃口”樊素嘛。王维的弟弟王缙,虽然和王维一样受家庭影响,信奉佛教,但王缙却奢侈过费,妻妾成群,和王维清寂自苦的情境大相径庭。这又是为什么?
720年(开元八年)王维首次应试,结果落第。这一年,他常在宁王、歧王府中出入,王爷们待之如师友。然后,为了求得科第的门路,“妙年洁白,风姿郁美”的王维就怀抱琵琶,像个歌妓一样在酒宴间为玉真公主献艺。玉真公主听了王维演奏的《郁轮袍》后,让宫婢将王维带入室内,换上华丽无比的锦绣衣衫,然后置办酒宴,安排王维入宴,坐在宾客的上首。席间,众人谈笑之际,公主觉得座中王维风流蕴藉,语言谐戏,不禁一再瞩目。于是第二年,王维就顺顺当当地进士及第。
话说宁王、歧王和王维的关系也相当好,直接和考官说句话推荐一下,不就得了。而且唐玄宗和兄弟姐妹们关系挺融洽的,而且歧王安排王维出场的情景,根本不像介绍一个文人学子,倒像是召呼自己的家妓出来待客的情形一样。十有八九,天真的王维早就成了歧王们给自己的小妹妹玉真公主物色好的玩物。唐朝公主一向如狼似虎,玉真公主当时也是三十多岁的“熟女”了,阅男人多矣,很难相信饮宴之后她能放过纯真年少的王维。
但王维不同于张昌宗、张易之等人,更不像宋之问那样想拚命抓住女皇、公主们的一条裙带。王维是个单纯天真的少年,像白玉一样无瑕。他初次应试时写的诗就是《赋得清如玉壶冰》,但现在他却被玉真公主“奸污”了,这件事对他的刺激是相当大的,从此他的心中就充满了阴影。
相关阅读
1 王维 书事
《书事》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书事》赏析: 这是一首即事写景之作。题为书事,是诗人就眼前事物抒写自己顷刻间 【查看全文】
2 王维山水诗的色彩美导语:王维的山水诗是一幅色彩丰富的山水画,在他胸怀济世之志、情绪乐观昂扬时,他的山水诗的颜色多是暖色亮色的,而在他归隐后多是冷色暗色的,但王维更懂得各种颜色的搭配 【查看全文】
3 《书事》王维唐诗鉴赏《书事》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绝句,是《全唐诗》的第128卷第64首诗。诗人借写幻觉,表现出色彩奇妙的运动。以下是小编分享的王维《书事》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书事1 【查看全文】
4 由王维诗词《红豆》引发的感想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 红豆生南国,是很遥远的事情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我不知道,赏心乐事谁家院呢?风曾为你绣过华裳,雨曾为你洗过芳容。 【查看全文】
5 《竹里馆》王维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诗鉴赏: 《竹里馆》描写在远离人烟的竹林深处诗人所感受到的天然乐趣。诗人独自一人,尽情地弹琴,时而 【查看全文】
6 王维《赠程处士》阅读答案赠程处士 (唐)王绩 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 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 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 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 [注]①姬旦:周公。相传周代的礼乐制度都是周公制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