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送别》又称《送友》,也称《山中送别》。下面是应届毕业生网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资料。 (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原文】
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明年 一作:年年)
【译文】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
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注释】
⑴掩:关闭。柴扉:柴门。
⑵明年:一作“年年”。
⑶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英文版】
A PARTING
Wang Wei
Friend, I have watched you down the mountain
Till now in the dark I close my thatch door....
Grasses return again green in the spring,
But O my Prince of Friends, do you?
【诗人简介】
王维(701一761),字摩诘,盛唐诗人。祁州(今山西祁县)人,后移居蒲州今山西永济)。王维出生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多才多艺,不仅诗歌造诣很高,诗名很盛,而且精通书画和音乐。开元九年(721)王维中进士,历任右拾遗、监察御史。安史叛军攻入长安时被俘,被迫任伪职。长安收复后,降为太子中允。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世人称其为“诗佛”。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可分为前后两期。王维早岁春风得意,充满着建功立业的志向,又有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表现在山水诗上则是选取雄伟壮丽的高山大川来加以描绘,用以寄托他豪迈开朗的思想感情。他后期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退出政治舞台,皈依佛门,栖身于山水田园的极乐世界,所以他后期创作的大量的山水诗,基本上是一种雅致的情韵,把大自然当作纯洁的理想王国,多是描绘幽静的山石和清澈的溪流,农村的田园风致,表现出流连光景的娱悦和高蹈出尘的满足,曲折地寄托了自己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之情。在他的笔下,劳动人民的生活多是悠然平淡、和谐平静的。
王维的田园山水诗直接继承了陶渊明明净淡泊而深远的艺术风格,以观察细致,感觉敏锐著称,“诗中有画”是王维诗的一个显著特点。苏东坡曾言:“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他的诗往往融诗情画意于一体,创造出耐人回味的艺术境界,风格清新淡雅,意境幽远。王维晚年长斋奉佛,其田园山水诗也明显带有参禅悟道的气息。有《王右丞集》。
【作品简介】
《山中送别》由王维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相关阅读
1 王维诗词《山居秋螟》的诗意赏析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 【查看全文】
2 鹿柴王维句解有人将诗歌称为“时间的艺术”,因为好诗总是撷取最富表现力的瞬间,通过艺术的点化,使之成为永恒。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鹿柴王维句解,希望大家喜欢。 王维《鹿柴》 空山 【查看全文】
3 王维《画》《画》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 【查看全文】
4 王维《过始皇墓》全诗翻译赏析过始皇墓 唐王维 古墓成苍岭,幽宫象紫台。 星辰七曜隔,河汉九泉开。 有海人宁渡,无春雁不回。 更闻松韵切,疑是大夫哀。 注释: ①开元三年(715)离家赴长安途经骊山时所作。始 【查看全文】
5 王维《鹿柴》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王维诗鉴赏: 这是王维后期的山水诗代表作 五绝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四首。鹿柴(zhi寨),是辋川的地名。 【查看全文】
6 王维对对联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传说唐代诗人王维,有一年进京赶考,傍晚的时候走到一处荒野,荒野上只有一座小茅屋。王维在门外敲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