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领袖,他的诗至今虽历经千年,仍影响深远,其艺术魅力在于他能把诗歌和绘画两种不同的艺术融合在一起,创作出和谐优美,清新明快的山水田园诗,这是其诗最基本、最重要的艺术特色,也是他区别于其他诗人而具有的独特个人风格。
王维的山水诗语言清新流畅,旋律和谐优美,描绘景物声情并茂,动静相宜,用词遣句精炼准确,具有多方面的艺术特色。但我以为,他的诗最具艺术魅力之处在于诗中有画,这是其诗最基本、最重要的艺术特色,也是他区别于其他诗人而具有的独特个人风格。宋代文豪苏轼在欣赏王维的诗画时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样的评价是很恰当的,因为王维不仅是具有深厚文学基础的诗人,而且是精通绘画理论和技法的画家,在他运用文字创作的同时, 会用画家的眼光去观察自然,运用绘画中的点线、色彩、结构等技法去精确、细致、详尽地描绘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以画意入诗,用富有形象性的绘画手段来突破文字间接性的局限,使诗具有直接性,具体性,可感性的特点,从而缩短了读者由文字概念演化为具体形象的思维过程,使诗中所描绘的景物更为生动具体、形象鲜明,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本文拟从绘画的意境、点线、色彩、构图等方面来探讨王维山水田园诗“诗中有画”,诗画相融的艺术特色。
一、用明净淡雅的白描手法,勾勒出山水田园空灵剔透,清新俊逸的优美意境
“意境”,是我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构成艺术美不可缺少的因素。何谓“意境”,历来都有不同的解释,但归结为“意”和“境”。“意”泛指人的思想情感,“境”则是欣赏者通过艺术家所提供的现象去联想而获得的无限的境界。中国艺术历来都是以表现主体精神为主,重传神和写意,因此,“意境”的构筑是中国艺术家毕生追求的最高目标。明朱承爵云:“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澈,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而王维早已深谙其中道理,他善于用画家的视野去发现、观察自然之美,用真切流畅的文字来传情达意,在他的诗中,不仅有诗境,而且有画境,读者可透过画境去发现诗境,从诗境中产生更浓烈的画意。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人用淡淡的笔墨,渲染出山居秋日薄暮的动人画面:秋雨初霁,山林幽静闲适,天朗气清,皎洁的明月掩映松间,清冽的泉水在石上奔流,浣纱姑娘带着欢声笑语,正穿过竹林结伴而回,劳动了一天的渔夫也摇桨驶过荷塘而归。面对如此美境,诗人被深深地陶醉,他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将山居世外桃园般的生活记录下来,以抒发对大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林的飘逸情怀。
二、通过点线结合,把自然景物联系起来,使山水诗具有生动形象的视觉效果
中国的绘画,无论怎样变化,归结起来都是以点、线为基础,点是最基本的语言,线是点的延伸,点线的作用不仅用来勾勒轮廓、表现形体,而且是画家用来传情达意的手段,是中国画的生命之源。王维的山水诗,正是吸收了这种表现手法,通过点与线的结合,线与线的纵横、曲折、交错来写景状物,勾勒出不同的画面,使诗具有生动形象的视觉效果。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用横向的线条描绘茫茫的沙漠、静静流淌的长河,用纵向的线条代表一缕孤烟徐徐上升与天相接,用圆点来表现落日,用点与线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这四种自然景物组织起来,勾勒出一幅荒凉悲壮的塞外之境。“千里横黛色, 数峰出云间”《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就是利用纵横相交的线条来表现乡间的宁静而富有生气,以及山色的苍翠。“安知清流转,偶于前山通”《蓝田山门精舍》, 则用曲线来勾勒溪水在山中蜿蜒流淌的姿态。此外,王维还喜欢用复杂交错的线条来构图,如“山中燕子龛,路剧羊肠恶。裂地竞盘屈,插天多峭�。瀑泉吼而喷, 怪石看欲落……”。利用曲折的线条表现燕子龛之路的崎岖险恶以及泉水的汹涌;用纵横斜直的线条勾勒笔峭的大山、怪石,这些线条之间又相互交错,突出了燕子龛的险要。
三、利用色彩的浓淡、明暗、冷暖等变化来传情达意
用色的方法是中国绘画的主要技法之一,南齐谢赫提出的绘画“六法”中就提到“随类赋彩”;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中提出了“以色貌色”。他们都概括了中国画色彩方面的基本原理,就是绘画的色彩应按照不同的具体物象,而给以具体的表现。“赋彩”要随类而“赋“,所谓“类”,即物象固有色。在诗中,王维有大量的色彩描写。如“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新晴晚望》中的“白水”、“碧峰”;“紫梅发初偏,黄鸟歌犹涩”《早春行》中“紫梅”、“黄鸟”等,把自然界丰富多变的色彩融化在诗中,形成一幅幅具有大自然气息的画面。
中国的设色山水画,从色彩的浓淡上分为青绿山水和浅降山水。由于年代久远,王维的绘画真迹已不复存在,至今留存下来的《雪溪图》、《江山雪霁图》均为后人伪托,他在绘画上的设色特点,我们虽然无缘看到,但他诗作上对色彩的把握,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就是浓妆淡抹总相宜。如《辋川别业》:“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浇及种春田,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就如一幅青绿山水画。画面主要用石青、石绿渲染山水、碧草, 用朱砂来表现桃花的骄艳,使画面极之妍丽,浓纤得中,表现了辋川山清水秀,绿草如茵,鲜花烂漫,一片生机勃勃的气象。诗人用鲜艳明亮的色彩,描绘家乡的美景,深深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以及眷恋之情。而在王维的诗中,更为多见的是设色淡雅清幽的水墨作品。如《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诗人用水墨、淡彩渲染出一幅极具艺术效果的乡村黄昏日落图,这种如诗如画,没有喧哗、没有争斗的生活环境,正是诗人所追求和向往的。
相关阅读
1 王维诗词《少年行》(其一)的诗意赏析
《少年行》(其一) 【年代】:唐 【作者】:王维 【内容】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赏析】: 《少年行》是王维的七绝组诗,共四首 【查看全文】
2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的全诗赏析总结送梓州李使君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 ①文翁:汉景帝时为郡太守,见蜀地僻陋,乃建 【查看全文】
3 王维的诗相思《相思》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相思》赏析: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 【查看全文】
4 王维鹿柴阅读赏析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题解 鹿柴,王维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辋川有胜景二十处,王维和他的好友裴迪逐处作诗歌咏,共得四十篇,编 【查看全文】
5 王维《酬郭给事》诗歌鉴赏酬郭给事 王维 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这首酬和诗,是王维 【查看全文】
6 王维诗中的“空”观思想王维,字摩诘,其名与字皆来自于佛教《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一生与佛结缘,其创作上也以佛入诗,当时就有人说他是当代诗匠,又精禅理,(苑咸《酬王维诗序》,《全唐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