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
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注释】
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幽篁:深密的竹林。篁(huánɡ),竹林。
长啸:撮口出声叫啸。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深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古诗今译】
独自一人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着琴一边吹着口哨。在茂密幽深的竹林里,无人知晓,只有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映照。
【赏析】
这首诗是《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七首,是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作品以简朴清丽的诗句描写山林幽居的情趣,表现的是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是诗人追求宁静、淡泊、脱俗的生活态度的绝佳表述。
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便是进一步渲染那种孤寂的情绪和气氛的。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诗人一个人静坐于幽深茂密的竹林里抚琴弄弦,显然是情有不足,不然怎么会又打起口哨来呢?这是诗人情致绝佳的抒发,颇有魏晋名士竹林七贤的品味与格调。本人前面在赏析《阮籍<咏怀·其一>赏析》“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时曾有过“夜半更深,却辗转反侧,难以成眠,无奈之下,索性起来弹琴”的句子,在《咏怀·其一》中诗人阮籍表达的是 “内心深处极为复杂的感受”, 在这一点上,王维与之是截然不同的,诗人王维“独坐幽篁”,流露的是一种孤寂情怀,追求是一种宁静、淡泊与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茂密幽深的竹林里,外界看不见人,也很难听到琴声,没有人知道诗人此时在竹林里干什么,只有皎洁的明月知道他此时的所作所为,理解他此时的心情,因而才“来相照”。本人前面在赏析《阮籍<咏怀·其一>赏析》“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时曾作过如下阐释:“‘薄帏’上的清冷月光,撩一动衣襟的徐徐‘清风’,月色之下,清风之中,独自弹琴,内心苦闷无人可诉。所见气氛肃杀,寒气森森;所感孤独凄冷,落寞至极。”作为夜中弹琴的阮籍,作品“抒写的是找不到人生出路的孤独、落寞、忧愁和不安”,而“独坐幽篁”“弹琴”“长啸”的王维,虽然内心深处也同样有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结,但王维本篇所表现出来的则是心境平和,不问世俗,比起阮诗《咏怀·其一》的意境,本篇则要宁静安详很多,悠然淡泊很多。
在写作艺术手法上,作品以简朴的词句营造了一个令人神往的充满想象的意境。幽深茂密的“幽篁里”,“独坐”着以为“弹琴”、“长啸”的老者,无人知晓它的存在,只有明月相伴,意境是何等的清新淡泊,何等的宁静悠然。特别是结束句“明月来相照”,诗人赋予了明月以人的思想意识和人的丰富情感,对于诗人和他的琴声来说,那竹林梢头挂着的一轮明月仿佛就是陪伴着他的知己,是他琴声的欣赏者。
相关阅读
1 王维古诗的空静之美
王维擅长于表现空山的宁静之美,他的诗歌创作,受隐逸之风和禅宗思想的影响较大,自甘寂寞的山水情怀与禅的静默观照合而为一,神会于物,超入禅境,能于空静中传出动荡,平淡 【查看全文】
2 王维《田园乐》教案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 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田园乐》是由七首六言绝句构成的组诗,写作者退居辋川别墅与 【查看全文】
3 王维唐诗《酬张少府》鉴赏《酬张少府》是唐代诗人王维酬答友人的作品。此诗前四句全是写情,隐含着诗人伟大抱负不能实现的矛盾苦闷心情。颈联写隐逸生活的情趣。末联是即景悟情,以问答形式作结,故作 【查看全文】
4 王维的诗全集诗词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关于王维的诗词有多少呢? 王维的诗全集: 《鹿柴》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 【查看全文】
5 王维《鹿柴》古诗解析《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解: 1、鹿柴:以木栅为栏,谓之柴,鹿柴乃鹿居住的地方。 2、返影:指日落时分,阳光返射到东方的景象。 【查看全文】
6 王维的使至塞上使至塞上 作者: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作品注释 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 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