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与王维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下面小编收集了孟浩然赠与王维的诗及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留别王维》是孟浩然四十岁时,进京赶考不第后,准备再回襄阳隐居,临走时留给王维的一首诗。虽全诗并无华丽的词藻,对偶也不工整,语句极其平淡,但所表达的意思却耐人寻味,其真挚的感情千百年来打动了无数人。
全诗如下: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诗的大概意思是:我这样落寞究竟是在等待什么?每天出去求取仕途却一无所获。本打算就此归隐山林,但这样和故友离别又深感惋惜。如今当权者又有谁能提携我呢?可惜这世上的知音实在寥寥无几。或许对我来说就只能守着寂寞吧,我还是回到故地继续隐居吧。
第一联孟浩然记述的是自己落第后的景象,门前冷落,车马稀疏。此时诗人的心情是落寞的,对于一个落第士子来说,又有谁来理睬你呢,恐怕只有孤单单地“自归”了。说明这个时候的长安对孟浩然来说已经没啥留恋的了。
第二联则是孟浩然对王维的惜别之情,他虽然有了再次归隐山林的想法,并且对长安也没有什么留恋,但唯独对自己的知己王维放不下,“惜与故人违”,可见他和王维之间的深厚友情。
第三联描写的是孟浩然准备回去隐居的原因,表明仕途之路的坎坷,以及自己亲身经历的世态炎凉。能够了解自己并赏识自己的只有王维,但太少了,一个“稀”字不仅代表了孟浩然,同时也代表了天下所有不被认可的人。也因此才下定决心再回襄阳隐居。
尾联“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表明了孟浩然归隐的坚定。“只应”两字如今看来,多少有点耐人寻味,看来对于孟浩然来说,归隐才是正确并唯一的道路,而进京考取功名,不过是一条错误的道路,是人生路上的一场误会,所以最终还是回归隐士生活罢了。
综观孟浩然的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词藻,仅通过平淡无奇的语句,便抒发了诗人自己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以及对知己难寻的珍惜之情。落第后的心情,刻画的淋漓尽致。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值得一读再读。
相关阅读
1 王维《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诗歌鉴赏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王维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 【查看全文】
2 《留别王维》原诗以及鉴赏【《留别王维》原诗】 作者:孟浩然 寂寂①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留别王维》重点字词解 【查看全文】
3 王维《待储光羲不至》《待储光羲不至》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待储光羲不至》赏 【查看全文】
4 王维送别诗的艺术特色导语: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那送别诗可以说是唐代诗歌中的重头戏。王维创作的送别诗佳作迭出,意味隽永,千百年来为广大读者所爱好,并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查看全文】
5 王维绘画成就王维不但有卓越的文学才能,而且是出色的画家,还擅长音乐。深湛的艺术修养,对于自然的爱好和长期山林生活的经历,使他对自然美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因而他笔下的 【查看全文】
6 王维鹿柴原文及赏析两篇大凡写山水,总离不开具体景物,或摹状嶙峋怪石,或描绘参天古木,或渲染飞瀑悬泉,其着眼点在于景物之奇。而《鹿柴》则从一个奇特的现象着笔。下面是应届毕业生网小编整理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