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的两首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6-09-12 00:00

  王之涣是盛唐的著名诗人,他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但是可惜,如此有才华之人终不见用。

  王之涣的诗:《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注释】:

  凉州词:又名《凉州歌》。《乐苑》称,开元年间,西凉都督郭知运进献宫调《凉州》。凉州:唐属陇右道,州治在今甘肃省武威县。诗题又作《出塞》。首句一作“黄沙直上白云间”,末句一作“春光不度玉门关。”羌笛:我国古代西方羌人所吹的笛子。杨柳:指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曲。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其音凄苦。

  【简析】:

  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这话是不错的。开元中、所期,唐玄宗荒淫纵乐,不务边防,不关心远戍征人的疾苦。诗人在进入凉州,听到哀怨的笛声后,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远戍士卒的同情。

  王之涣的诗:《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的诗全集

  作品赏析

  【注解】:

  1、鹳雀楼:在今山西省蒲县西南,传说鹳雀经常栖息于此。

  【韵译】: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评析】: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浑,放眼宇宙之无限,寓寄哲理之深沉。诗的两联皆用对仗,而且对得顺乎自然,气势充沛,浩大无边,浑然天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被作为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铭,遗芳千古。


相关阅读
1 凉州词王之涣朗诵

《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组诗作品,既反映了唐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也烘托唐朝国势的强盛。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 【查看全文】

2 宴词鉴赏

导语:《宴词》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虽然是在宴席上所写,描写了宴会的情景和周围美好的景色,但却以乐景写爱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深深的离愁。 宴词 【查看全文】

3 凉州词 王之涣图片

七言绝句《凉州曲》,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是当时广为传诵的名篇。 凉州词二首其一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 【查看全文】

4 登雀鹤楼 王之涣

《登鹳雀楼》的作者是唐代非常有名的诗人王之涣,这首诗歌描写了黄河的景象,展现一副男儿胸襟!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欢迎阅读! 登雀鹤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① 【查看全文】

5 古诗登鹳雀楼王之涣

古诗《登鹳雀楼》为诗人王之涣所作,描写了登鹳雀楼的所见,表达了作家的不凡的胸襟。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 【查看全文】

6 《宴词》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这是一首读者读过后就能明白诗人的愁的诗,意境深邃,启迪人思,耐人玩味。全诗如下: 宴词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