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王之涣

发布时间:2016-10-14 00:00

  王之涣的诗作《送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而他与友人分别的时候刚好是正值杨柳生长的春季,因此有感而发写下此诗。

  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译文

  春风中一株株杨柳树,沿着御河两岸呈现出一片绿色。

  最近攀折起来不是那么方便,应该是因为离别人儿太多。

  注释

  (1)东门:即长安青门,唐朝时出京城多东行者,多用于送别。有的版本作东风。

  (2)青青:指杨柳的颜色。

  (3)御河:指京城护城河。

  (4)攀折:古代折柳送别的习俗。

  (5)苦:辛苦,这里指折柳不方便。

  (6)别离:离别,分别。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景,不仅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还渲染出浓厚的离别情绪。“东门”点名了送别的地点在长安青门,“青青”表明杨柳的颜色已经很绿,表明时间是在深春。“杨柳”是送别的代名词,于是一见杨柳,就让人想到离别。绿色的杨柳树夹杂在御河两岸,看似恬静的环境反衬出诗人与友人离别的不舍。且首句是远望所见,第二句是近观所见。在远与近的距离感中,诗人送友的踽踽长街的身影得以体现,衬托出舍不得惜别却又不得不分别的心情。

  诗的后两句抒情,通过侧面描写别人送别而攀折杨柳,反映送别的人多。一个“苦”字,既是攀折杨柳而不便之苦,也是离别的愁苦。至于诗人自己折了杨柳没有却只字未提,更衬托出了诗人的送别的深情。后两句看似平淡,仔细咀嚼,意味深长,诗人折或者不折杨柳,内心的悲楚恐怕都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短小精悍,款款流露出依依惜别的深情。纵观全诗,字字未提送别却字字点题,其中的描写言简意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相关阅读
1 幼儿古诗登鹳雀楼教案

幼儿古诗登鹳雀楼教案要怎么写呢?有什么好的范文可以借鉴的?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的大意,知道个别词的意思。 2、学习吟唱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活动准备:PPT、Flas 【查看全文】

2 凉州词王之涣全诗朗诵

《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组诗作品,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呢? 凉州词二首⑴ 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⑵,一片孤城万仞山⑶。 羌笛何须怨杨柳⑷,春风不度玉门关⑸。 【注释】 【查看全文】

3 关于王之涣的介绍及诗集

王之涣,并州人,其兄之咸、之贲皆有文名。天宝间,与王昌龄、崔国辅、郑昈联唱迭和,名动一时。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诗六首,其中《 【查看全文】

4 凉州词 王之涣的意思

王之涣这首诗《凉州词》是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在学习这篇诗作《凉州词》的时候,需要先了解这首诗《凉州词》的意思。 凉州词二首其一 hung h yuǎn shng bi yn jiān 黄 河 远 上 白 云 间 【查看全文】

5 登鹳雀楼王之涣书法

鹳雀楼曾是一方登临胜地,而这首关于鹳雀楼的古诗《登鹳雀楼》为著名唐代诗人王之涣所创作。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 【查看全文】

6 凉州词 王之涣翻译

王之涣的这首含蓄深永的诗是可以从多方面理解的,诗中反映了唐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也烘托唐朝国势的强盛。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