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 王之涣古诗

发布时间:2016-12-14 00:00

  《登鹳雀楼》写诗人王之涣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是一篇不朽的诗篇,深受人们的喜爱。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古诗《登鹳雀楼》赏析,欢迎阅读!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尽,使达到极点。

  6、千里目:眼界宽阔。

  7、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赏析:

  黄昏时分登上鹳鹊楼,万里河山,尽收眼底;夕阳也在遥远的天际渐渐沉落。首二句诗苍茫壮阔,气势雄浑。末二句是境界的升华,出人意表、别有一番新意,既有高瞻远瞩之胸襟,又寓孜孜进取之深意,有情有理。

  鹳雀楼是建在山西省黄河边高阜上的一座三层高楼,它前对大山,下临黄河,居高临下,气象雄伟。诗人在傍晚时分登上了鹳雀楼。他向西眺望,连绵的群山一直延伸到天的尽头,西下的夕阳渐渐消失在远山背后;回顾脚下,滔滔滚滚的黄河流经楼下,奔向东方,汇入大海,一去不回。白日、黄河、群山、大海组成的这幅壮丽的图画,使诗人胸襟大开,激情奔放。为了把读者带到一个更开阔、更高远的境界,诗人挥笔写下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千古传诵的名句。


相关阅读
1 关于宴词王之涣阅读原文赏析

《宴词》 【前言】 《宴词》是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这首诗虽然是在宴席上所写,描写了宴会的情景和周围美好的景色,但却以乐景写爱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深深的离愁。 【注释 【查看全文】

2 王之涣《凉州词》翻译赏析

导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王之涣《凉州词》翻译见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解: 1、 【查看全文】

3 王之涣名篇赏析《送别》

导语: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下面是王之涣名篇《送别》的原文及赏析。 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译文】 春风中 【查看全文】

4 王之涣《凉州词》原文

王之涣《凉州词》的原文是怎样的呢?王之涣《凉州词》历来无不被文人交口称赞。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之涣所写的诗作《凉州词》的原文,欢迎阅读!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黄河远上白 【查看全文】

5 凉州词王之涣诗词

王之涣诗词《凉州词》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也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心情。那么,《凉州词》是怎样的一首词作呢?全词如下: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 【查看全文】

6 诗词 《登鹤雀楼》教学设计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首诗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美和哲理的统一,是客观与主观的和谐,是伟大的艺术再现和创造。 教学目标: 1、通过学情调查,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