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1个字只识不写。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涵的哲理。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涵的哲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投影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涵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古诗。
2、板书课题。指名拼读"登",要求读后后鼻音。复习“登字头”,指名拼读“鹳”。复习“三拼音节”。
3、解题。登,是登上的意思。鹳雀是一种鸟儿,样子像鹤。在山西省永剂县有一座楼,常有鹳雀停留在上面休息,所以人们称这座楼叫"鹳雀楼"。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有一天,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就写下了这首诗。
二、初读课文。
1、投影出示课文内容,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范读。指名读。
三、理解诗句。
(一)学习一、二行。
1、指名读,理解意思。
2、出示课文图,设置情境: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这气势多么壮观。诗人在黄鹤楼上看到了什么?(太阳、青山、黄河)(1)这轮傍晚的太阳就要落下去了,它会怎样落下去呢?课文中哪个次是"靠着"的意思。(依)
(2)引导学生理解"尽",再演示太阳落山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
(3)指名说诗句的意思:傍晚,一轮太阳挨着群山缓缓沉落,滔滔的黄河水奔腾咆哮着向大海流去。
3、看图想象,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三、四行
1、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
2、指名读三四行。
3、理解:欲:想要。穷:穷尽。千里目:就是看到了更远的地方。更:再。
4、指名说诗句的意思: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必须登上高一层楼。
(三)练说全诗的意思。
四、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讨论:诗人登高观景时的心情、神情、动作,会是什么样子,他可能讲些什么?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五、作业。
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相关阅读
1 古诗出塞王之涣
导语:王之涣这首诗《出塞》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是一篇著名的边塞诗作,也是唐代著名的诗篇。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之涣的古诗《出塞》,欢迎阅读! 出塞 唐 王之涣 【查看全文】
2 《登鹳雀楼》作者是王之涣吗当今流行的唐诗选本,多将王之涣作为《登鹳雀楼》(以下简称《登》)的作者。 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 【查看全文】
3 《登鹳雀楼》王之涣诗赏析王之涣是盛唐时期着名的边塞诗人,曾与王昌龄、高适、崔国辅等相唱和,名动一时。其传世之作仅六首,但都是热情洋溢的佳作,其中《凉州词》和《登鹳雀楼》等尤为大气磅礴,韵 【查看全文】
4 王之涣的诗:凉州词导语: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 【查看全文】
5 王之涣《凉州词》古诗鉴赏王之涣是盛唐著名诗人,与王昌龄、高适等经常一起唱和。他的诗,很多都被教坊乐人入乐歌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王之涣《凉州词》古诗鉴赏,欢迎阅读。 凉州词(其一) (唐)王 【查看全文】
6 王之涣写的诗有哪些王之涣写的诗有哪些呢?王之涣是唐代著名的才子,他的文采俱佳,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是人们非常喜欢的唐代诗人之一。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之涣写的诗,欢迎阅读! 1、《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