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毕竟是位是位多情的风流才子,也是一名有才华的诗人。所以从古至今,人们都去探讨着他。
诗人元稹怎么读
这个问题的矛头应该指向“稹”,作为一个明显的形声字,它的读音不麻烦,即使不知道怎么读,也会莫名其妙地读成“真”,但其实,人家读三声“珍”,这字一般很少见,但在唐代文学史中出现频率颇高,只因为唐朝有个大诗人叫元稹,这也算是字凭人贵的一个典型吧。
元稹,唐朝大诗人,“曾经沧海”的男主角,“巫山不是云”的感叹者,写诗很走心,浅显易懂,但情感真挚,而这种感情真挚的诗句大多是悼念亡妻韦丛所作,也正是因为这些诗,才使元稹在唐朝几万多诗人中脱颖而出。
但元稹诗名流传,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有一个更有名的好基友白居易。说起白居易来,从小学开始我们就把他李白、杜甫一起说,但其实白居易和元稹才是一个年代的人。白居易大元稹八岁,二人同年考取功名,结下了友谊,而且二人的文学主张也很合拍,经常诗歌唱和,绝对是绝佳的好基友。
另外元稹还和两个比较有名的女人发生过关系,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崔莺莺,因为崔莺莺这个文学形象就是出于元稹之手,而这个故事正是元稹经历的真人真事,崔莺莺也有其人,只不过,年少时的元稹为攀高枝,劈了崔莺莺的腿,现在看来,这段情史算是元大帅哥人生中的一个污点。
另外一个女人那更是声名在外,唐朝三大美女诗人之一的薛涛,当年那可是和元稹流传了一段众人皆知的“姐弟恋”,二人暧昧由来已久,但最终没能厮守一起,很遗憾,但也并不可惜,毕竟命运之手,变幻无常,薛涛没嫁给元稹,也算是薛涛的另一种美好的结局吧。
元稹故事
一、莺莺
元稹在考取功名之前和母亲住在长安郊外的农舍,日子过得很凄苦,艰难的生活没有埋没他的风流和才气,十四岁就参加明经科考试,并首战告捷。这位才子并不满足即得的小试而成,他要考取更大的功名,以效力朝政。就在考取进士之前,元稹的第一次爱情光顾于他。在他的住所外,有一处美丽的桃花园,在桃花园里,元稹遇见了一个美丽的姑娘,人面桃花,如此美景,哪有不让风流少年动心的?这个姑娘叫茑莺,才子遇佳人,多情男儿元稹向莺莺直白他的爱慕之情,莺莺受礼法约束不敢接受。元稹受不了相思之苦,为莺莺绝食,几乎丧命。
试问天下女子,哪个能经得住这种以生命为代价的爱情攻势?作为一个女人能得到一个男人如此的珍爱,此生何求?莺莺被感动了,给他写了一首情意缠绵的约会诗:
待月西厢下,
迎风户半开。
隔墙花影动,
疑是玉人来。
两个有情人终于走到了一起,风花雪夜,山盟海誓,爱得不顾一切,爱得难舍难分,爱得死去活来。他们渡过了一段真情而浪漫的爱情生活。开放的唐朝,成就了元稹和莺莺一段凄美的爱情。说凄美是因为好景不长,为了功名,元稹离莺莺而去,二人最终没有结果。元稹对莺莺这段感情始终不能释怀, 多年后写下了小说<会真记>.王实甫改写成<西厢记>,被后人千古传唱.
后人都认为元稹与莺莺是一段悲剧性的爱情,因为他俩没有王实甫戏剧<西厢记>那样的完美结局,他们分别后没能再见面。我认为这是一段至美的爱情,因为他们渡过了一段真情而浪漫的爱情生活,尽管短暂,生命却由此而光辉、而闪耀。莺莺当为有这段爱情而感到幸福。
至美的爱情原本无因无果,只在体验,只在过程。只是大多数人由于世俗观念的羁绊,无法企及真正至美的爱情,才苦苦地生活在世俗的婚姻牢笼里,终其一生。
二、韦氏
元稹考中进士后没有回到莺莺身边,另娶韦氏为妻。他爱他的妻子韦氏。爱情,有一见钟情的形式,但多为日久生情。元稹和他的妻子韦氏是日久生情。好男儿元稹应该有一位好妻子与他相濡以沫,韦氏是位合格的贤妻,足以胜任。
韦氏虽然出身高贵,身为千斤小姐,她却愿意跟着元稹过拮据的日子。她把一个女人的整个心思都花在了关心丈夫上,为丈夫缝衣,为丈夫下厨,为丈夫绣制菊花枕。
元稹与莺莺的爱已成往事。眼前这位端庄贤淑,与他相濡以沫的妻子让他感激,让他感动,多情的元稹不爱才怪呢,爱是自然,最终爱到轰轰烈烈。元稹有诗为证:
谢公最小偏怜女
自家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
泥他沽酒拔金簪
野菜充膳甘长藿
落叶添薪仰古槐
这首诗浸着元稹对妻子满腔的爱情。好景不长,很遗憾,元稹与他爱妻的缘份只有短短的七年。韦氏染病身亡,只为元稹留下了浸满香味的菊花枕,元稹失去爱妻,悲痛欲绝。试问苍天,为何相爱的人不能长相厮守?这位可怜的善于怀旧男人用篇篇悼亡诗来怀念他的亡妻。其中一篇为: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他把妻子比作浩瀚辽阔的沧海之水、巫山美丽绚烂的云霞,再也没有能够吸引他的这样水、这样的云,任何美丽如鲜花的女人他都无心欣赏,在他的心里只有他的妻子韦氏。只因他对妻子有着深深的情、浓浓的爱,在失去妻子后才会有如此悲痛、泪水和着笔墨的悼亡诗篇。
韦氏如果泉下有知,当为此感到幸福。虽然她与元稹只有短短的七年的聚首。作为一个女人,生能得到丈夫满腔挚诚的爱情,死亦能有丈夫悲痛欲绝的怀念,此生足矣!
相关阅读
1 晚秋元稹
引导语:竹露滴寒声,离人晓思惊。这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晚秋》中的句子,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诗。 晚秋 唐代 元稹 竹露滴寒声,离人晓思惊。 酒醒秋簟冷,风急夏 【查看全文】
2 元稹 离思元稹是唐代着名的诗人,他的诗歌数量很多,他把自己的诗分为古讽、乐讽、古体、新题乐府、律诗、艳诗等十类。这首《离思》(五首之一)属于艳诗。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元稹这 【查看全文】
3 元稹《行宫》阅读答案及赏析引导语:《行宫》是元稹创作的五言绝句。全诗以特别的视角和凝练的语言,表现了唐玄宗昏庸误国的事实,抒发了盛衰之感。下面是元稹《行宫》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行 宫 唐 元稹 【查看全文】
4 元稹《高荷》引导语:元稹的《高荷》中,作者借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人生原则,全诗如下: 高 荷 元稹 种藕百余根,高荷才四叶。 飐闪碧云扇, 团圆青玉叠。 亭亭自抬举, 鼎鼎难藏擪①。 不学 【查看全文】
5 元稹《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教案引导语:《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是元稹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听到友人被贬消息时的震惊不安和担忧.作为老师,要怎么上这节课呢?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查看全文】
6 元稹纪行组诗创作原因元稹是中唐时期重要的文学家,他创作了《使东川》和《西归绝句十二首》两组纪行组诗。这两组纪行组诗真实地记录了诗人奉使东川及自唐州西归长安的行旅征程,行役之地的自然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