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元稹的诗《高荷》。
高 荷 元稹
种藕百余根,高荷才四叶。飐闪碧云扇, 团圆青玉叠。
亭亭自抬举, 鼎鼎难藏擪。不学着水荃,一生长怗怗。
注释
①擪,音yè,按、压。
②荃,一种水草。
③怗,音tiē,安定,安宁。
赏析:
首联将藕与荷并写,“才”字感喟颇深,可见高荷难得。“飐闪”写风吹叶动之状,以“扇”喻荷叶,生动贴切。荷叶因自己勉力挺拔向上而亭亭玉立,故而别有一番娇美风姿。荷虽有“圆”、“青”等特点,但作者强调的是其“高”。
诗意:
元稹借高荷寄寓了这样的人生原则:为人自当追求高远的境界或坚守高洁的节操;虽遭外界打压摧残历经艰险也矢志不渝。
阅读答案
①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A.首联将藕与荷并写,“才”字感喟颇深,可见高荷难得。
B.“飐闪”写风吹叶动之状,以“扇”喻荷叶,生动贴切。
C.荷叶因风力的抬举而亭亭玉立,故而别有一番娇美风姿。
D.荷虽有“圆”、“青”等特点,但作者强调的是其“高”。
②诗歌最后两句写了“荃”的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与“荷”有什么关系?请简答。(4分)
2.某些事物往往因其所具有的特征而被人寄寓某种志趣或情感。请说明元稹笔下“高荷”有怎样的寄寓;并请你另举一物,根据其特征阐发其可以象征的志趣或可以寄托的情思。(不少于200字)(10分)
答案
1、(7分)①C(3分)[“风力的抬举”不确,应为“自抬举”,自己勉力挺拔向上。]
②写了“荃”贴近水面(或:着水、低矮), 因而一生安宁;写“荃”是为了反衬“荷”,突出“荷”的高举以及因“高”而会遭到外力打压的特点
2、①元稹借高荷寄寓了这样的人生原则:为人自当追求高远的境界或坚守高洁的节操,虽遭外界打压摧残历经艰险也矢志不渝。
相关阅读
1 《酬乐天频梦微之》 元稹
元稹的《酬乐天频梦微之》纯用白描,几乎没有设色布景,而人物形象生动,情调也感人肺腑。 酬乐天1频梦微之2 山水万重书3断绝,念4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5魂颠倒,惟梦闲人6不 【查看全文】
2 元稹《菊花》阅读元稹的《菊花》寄托了作者对坚贞不屈,独立孤傲个性的欣赏,对高洁隐逸人格的向往和追求。 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查看全文】
3 元稹的诗《菊花》赏析《菊花》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描绘了菊花的情态,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语言淡雅朴素,饶有韵味。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元稹的诗《菊花》赏析,欢迎阅读! 【原文 【查看全文】
4 《春晓》元稹《春晓》是唐代诗人元稹所做的七言绝句,作品出自《全唐诗》。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十七中的名句。 春晓 元稹 半欲天明半未明, 醉闻花气睡闻莺, 猧儿撼起钟声动, 【查看全文】
5 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练习题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以景写情,叙事抒情,表现作者对白居易的一片殷殷之情。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查看全文】
6 元稹与韦丛的故事元稹可能是古人中写诗给妻子最多的一位了,一共写了多少不得而知,现在还能看到的有三十多首,为原配妻子韦丛写的大概有十六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