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与茶

发布时间:2016-10-18 00:00

  引导语:元稹与茶有什么关系?茶,是我们中国的国粹,自古至今,茶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传统中的一枝独秀,来看看诗人元稹与茶。

  元稹和白居易是中唐时期著名诗人,他们是至交,25岁时元稹中进士,白居易也同榜中式,从此两人同期为官,同被贬外,又同倡新乐府诗,直到元稹于53岁时暴卒,数十年间亲密交往,从未间断。白居易《赠元稹》诗云:“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所合在方寸,心源元异端。”故世称“元白”。

  元稹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出为越州刺史兼浙东观察使,“功夫两衙尽,留滞七年余。”(《醉题东武亭》)在越七年甚有政绩,留下不少诗篇。白居易曾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避难越中,对越中山水风土留下深刻印象,穆宗长庆二年(822)出任杭州刺史,而翌年好友元稹过杭州赴越州任职。越杭仅隔一水,于是两人以竹筒递诗,互相问候,如《宿云门寺》、《题法华山天衣寺》、《和微之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会二同年》等。由于他们是当时名闻全国的大诗人,尤其是乐府诗,用俗言俚语入诗,达到“老妪都解”的通俗程度;又由于他们的诗中,热情赞美了越中风光:“天下风光数会稽”,“会稽天下本无俦”,“老大那能更争竞,劝君设募醉乡人。”博得了越中人士由衷的赞赏。元稹《白氏长庆集序》和《旧唐书》白居易本传都记载了这么一件趣事:当时元白的诗篇能到市场上去换取老酒和茶叶。

  唐时,越州平水一带盛产佳茗。剡溪茶名驰全国,也多在平水镇上交易,因此平水是越州茶叶集散地。一天,元稹去平水镇,见学校里不少儿童正在抄写与白居易的诗,且态度认真,数量不少。他奇怪地问他们这是为什么?儿童们说:元白诗可以到市场上去换取茶苟,而且商人们又求之甚切,其价高达一篇抵一金,这真是诗篇市场化了,这里也说明当明饮茶之风已遍及民间,茶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元稹是一个嗜茶之人,他的以“茶”为题的1言至7言的宝塔诗,是中国茶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元稹嗜茶,白居易更嗜茶。白居易辗转各地,对各地名茶包括越州茶在内,十分熟悉,他是一个品茶专家。在一首谢友人李六郎中赠茶诗中道:“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将当时煎茶过程、要诀写得条理井然,说明他深得其中个味。无论顺逆抑扬,茶是自己最好伙伴与密友。

  附: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茶诗》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相关阅读
1 行宫元稹阅读答案

《行宫》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五言绝句。全诗以特别的视角和凝练的语言,表现了唐玄宗昏庸误国的事实,抒发了盛衰之感。以小见大,巧妙含蓄。 行 宫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 【查看全文】

2 《离思》五首 元稹

元稹《离思》想必不少人听说过,每一首都体现了作者对于感情的独到见解和深刻的怀念,一起来欣赏一下元稹《离思》吧! 离思五首 作者: 元稹 元稹《离思(其一)》 自爱残妆晓镜中, 【查看全文】

3 元稹怎么死的

对于唐代诗人元稹的诗歌,我们非常喜爱。但是对于他的一生有多少了解呢?他最后是因为什么离开人世的呢? 元稹怎么死的 唐文宗大和三年九月(829年),元稹入朝为尚书省左丞。身居要 【查看全文】

4 元稹遣悲怀(三首)

元稹的遣悲怀相信大都很熟悉,下面是元稹遣悲怀(三首),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遣悲怀(三首) 唐 元稹 遣悲怀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①,自嫁黔娄百事乖②。 顾我无衣搜荩箧③,泥他 【查看全文】

5 元稹 《行宫》赏析

元稹的《行宫》以特别的视角和凝练的语言,表现了唐玄宗昏庸误国的事实,抒发了盛衰之感。以小见大,巧妙含蓄。 行宫 寥落(1)古行宫(2),宫花(3)寂寞红。 白头宫女(4)在,闲坐说 【查看全文】

6 元稹的经典诗句

元稹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中坚力量,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体。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元稹的经典诗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