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薛涛》中的薛涛和元稹是什么关系?

发布时间:2016-09-24 00:00

  引导语:薛涛(768年-831年),唐代女诗人、列女。字洪度,一作宏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元稹曾为她写过一首诗《寄赠薛涛》,诗中可谓是对薛涛进行高度赞扬,那么元稹和薛涛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寄赠薛涛

  唐代  元稹

  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情感纠葛

  薛涛与元稹一见钟情,当时薛涛已三十八岁,而元稹小薛涛十一岁。元稹9岁能文,16岁明经及第,24岁授秘书省校书郎,28岁举制科对策第一,官拜左拾遗。是中唐时期与白居易齐名的诗人,世称“元白”。

  薛涛与元稹的画像当时,薛涛在诗坛已有盛名,令元稹十分仰慕,只恨无缘一面。直到元和四年(809)元稹任监察御史,奉使按察两川,才有机会托人与薛涛相识。三十八岁的薛涛,成熟且有魅力,才情俱备,年老色未衰,吸引了亡妻的元稹。二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共同赋诗吟词,好不惬意。

  薛涛已经38岁,对迎来送往的诗妓生涯早已颇感厌倦,见到元稹,即有托身相许之意。她还作过一首诗《池上双鸟》: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表达了她追求真情挚爱愿与元稹双宿双飞的愿望。然而此一段缠绵缱绻的情感,却因数月后元稹离蜀返京,从此天涯两分。

  薛涛在《赠远》诗中是这样描绘的:“知君未转秦关骑,日照千门掩袖啼。闺阁不知戎马事,月高还上望夫楼。”大约两人分手之际,元稹曾答应过了却公事之后,会再来成都与薛涛团聚。但世事难测,实际情形并不如约定的那样,元稹后来仕途坎坷,官无定所,在后来频繁的调动之中,原本比薛涛年轻的元稹,自然不能坚守爱情,加之唐代官吏与妓交往并无禁令,元之移情别恋,也就在所难免。尽管分手之后,两人也还保持文墨往来,但在元稹一面,似乎只是应付,并非如当日之信誓旦旦了。薛涛只有远望长安,掩袖悲叹,像所有盼望丈夫归来的妻子,在月缺月圆的时候,登楼寄托一份怀旧的哀思。

  就中国文学史而言,两人也许算得一段佳话;但从薛涛个人的角度来说,却是一幕遥远凄清的回忆。薛涛悒郁寡欢,终身未嫁。


相关阅读
1 《兔丝》元稹

引导语: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官至宰相,唐代洛阳人,元稹留下了很多名作,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元稹的诗《兔丝》。 《兔丝》 元稹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君看兔丝蔓,依 【查看全文】

2 元稹对韦丛

韦丛20岁下嫁元稹,二人两情甚笃,可惜七年后韦丛病逝。元稹与韦丛间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元稹可能是古人中写诗给妻子最多的一位了,一共写了多少不得而知,现在还能看到的有三十多 【查看全文】

3 元稹《兔丝》原文注释及翻译

引导语: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唐代诗人元稹写下了很多作品,各有其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元稹的作品《兔丝》。 《兔丝》 元稹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君看兔丝蔓, 【查看全文】

4 元稹 《连昌宫词》

元稹的《连昌宫词》语言丰富,形象鲜明,叙事生动,笔触细腻,是新乐府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唐诗中的长诗名篇之一。 连昌宫词 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1〕 又有墙头 【查看全文】

5 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翻译

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凄凉的景色与凄凉的心境融恰为一,情调悲怆。全诗表达了作者知道好友被贬后极度震惊和心中的悲凉。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⑴ 残灯无焰影幢幢⑵,此夕闻 【查看全文】

6 元稹诗歌中的佛教思想信仰

引导语:元稹作为唐代有名的信仰佛教的文学家,很早就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他的诗歌中有很多关于僧侣、寺院、道友之类的诗,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元稹诗歌中的佛教思想。 早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