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离思其四

发布时间:2018-01-05 00:00

  元稹离思其四这首诗的具体写作年代不详。它可能是作者自己生活的自我写照。据说,作者先是爱过“崔莺莺”,后来又有新欢。因此,有人便认为元稹在爱情生活上是非常轻薄的,从而也就否定了这首《离思》诗的应有价值。

  《离思(其四)》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首诗歌是诗人元稹悼念亡妻韦丛之作,是离思五首之四。

  元稹爱妻的名韦,字蕙丛。比元稹小四岁,二十岁和元稹结婚,二十七岁时就不幸死去了。

  元稹大概是古人写给妻子诗歌最多的一位诗人了,他的许多诗篇都不由自主的有他妻子的影子。元稹的后半生都在怀念着自己的妻子。

  是什么样的女子,可以让浪子惦念一生?

  【译文一】

  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我在花丛中任意来回却懒于回顾,一半因为我潜心修道,一半因为曾经有你。 这是诗人元稹为了纪念逝去的妻子而写的。

  【译文二】

  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就觉得别处的水相形见绌;曾经领略过巫山的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于回头一望,这也许是因为修道,也许是因为你的缘故吧。

  【赏析】

  元稹的离思五首,都是为了追悼亡妻韦丛而作,写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韦丛20岁时下嫁元稹,其时元稹尚无功名,婚后颇受贫困之苦,而她无半分怨言,元稹与她两情甚笃。七年后韦丛病逝,韦丛死后,元稹有不少悼亡之作,这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组诗,本首诗是组诗中第四首。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已经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恋情。它接连用水、用云、用花比人,写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首二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沧海无比深广,因而使别处的水相形见绌。巫山有朝云峰,下临长江,云蒸霞蔚。因而,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就黯然失色了。

  “沧海”、“巫山”,是世间至大至美的形象,诗人引以为喻,从字面上看是说经历过“沧海”、“巫山”,对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实则是用来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因而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

  “难为水”、“不是云”,这固然是元稹对妻子的偏爱之词,但像他们那样的夫妻感情,也确乎是很少有的。因而第三句说自己信步经过“花丛”,懒于顾视,表示他对女色绝无眷恋之心了。

  第四句即承上说明“懒回顾”的原因。这里的“修道”,也可以理解为专心于品德学问的修养。然而,尊佛奉道也好,修身治学也好,对元稹来说,都不过是心失所爱、悲伤无法解脱的一种感情上的寄托。“半缘修道”和“半缘君”所表达的忧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说“半缘修道”更觉含意深沉。


相关阅读
1 从《莺莺传》看元稹的感情世界

《莺莺传》是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的传奇名篇,其中描绘的崔莺莺形象凄美幽艳、深情哀婉,古往今来打动了无数读者。张生的原型就是元稹。 《莺莺传》是唐代大诗人元稹的传奇名篇, 【查看全文】

2 元稹《织妇词》赏析

元稹的《织妇词》以荆州首府江陵为背景,描写织妇被剥削被奴役的痛苦。 织妇词 织妇何太忙,蚕经三卧行欲老。 蚕神女圣早成丝,今年丝税抽征早。 早征非是官人恶,去岁官家事戎 【查看全文】

3 元稹《行宫》与白居易《上阳白发人》写作手法对比

引导语:元稹的作品《行宫》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诗。这首诗与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极为相似,这两首诗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查看全文】

4 《遣悲怀三首》赏析

《遣悲怀三首》是元稹怀念妻子韦丛的作品。这组诗以浅近通俗的语言,娓娓动人的描绘,成为元稹悼亡诗中最为世人所传诵的三首。 遣悲怀(三首) 唐 元稹 遣悲怀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 【查看全文】

5 元稹《西归绝句》

引导语:元稹《西归绝句》作于元和十年(815)元稹自唐州(今河南省唐河县)奉召还京途中。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诗。 西归绝句(十二首之二) 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 【查看全文】

6 元稹的风流情事:与薛涛的姐弟恋

引导语:元稹才名远播朝野,流放荆蛮十年间所作诗篇,江南士人传读,一时纸贵,然而,后人对他的评价却不一而足,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一桩一桩的风流史。今天来讲讲元稹风流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