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晓东
街上喧闹声传来时,王仁甫正在医心堂和白忠孝对坐品茗。听着外面日本兵叽里咕噜的叫喊声和皮靴重重敲击青石板街道的声音,白忠孝的手一阵颤抖,绿莹莹的茶汤淋湿了面前摊开的医书。白忠孝长叹一声:“这群倭寇又在抢掠了,这日子啥时才是个头呢?”
王仁甫侧了身子仔细听了听,依旧低头无语。
二更天时,急促的拍门声响起。王仁甫轻轻拉开门,闪进两个人影,其中一个受伤者被另一个人拖了进来。王仁甫扶伤者躺下,端起油灯仔细查看。白忠孝拉过王仁甫,悄悄地伏在耳边说:“师兄,怕是青龙山游击队的吧!日本人追究起来,咱俩可就没命了。”
王仁甫看了师弟一眼说:“伤者必救,这是师父的规矩,你不记得了?”
白忠孝就嗫嚅着退到一边,心惊胆战地听听窗外的动静,不再说话了。
王仁甫先是取下墙上的皮囊,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穴位。片刻,汩汩流血的伤口便止住了血。王仁甫伸出一只手一点一点地捏着,把碎裂的骨头复位,再敷上草药,揩掉头上的细汗,牵出后院的骡子,套上车,扶伤者躺了上去,目送两个人在黑暗中离去。
翌日,日本兵长驱直入,把医心堂翻了个底朝天,然后抓走了一旁瑟瑟发抖的白忠孝。不几日,人们看到白忠孝点头哈腰地围着日本鬼子大队长宫本一郎转来转去,才知道白忠孝医好了宫本的头痛病,成了日本人的军医。
白忠孝带着宫本走进医心堂的时候,王仁甫正捻着他的宝贝银针,一枚一枚地仔细看着。宫本一郎进门就喝退了身边的随从,双手抱拳说:“久闻王先生神针大名,今日总算有幸目睹了。”王仁甫随意一笑,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
宫本也不客气,单刀直入地说:“听贵师弟白先生说,令师曾传针灸秘术于你,可否让在下看看?”
王仁甫正色道:“中华医术博大精深,乃我民族之瑰宝,岂容异族觊觎?先生死了这条心吧!”然后拱了拱手,表示送客。
宫本一郎沉下脸来说:“王君再好好想想吧。”说完,带着手下走了。
过几日,白忠孝独自一人来了,劝王仁甫投靠日本人。白忠孝告诉王仁甫:宫本怀疑青龙山游击队长刘一廷当日受伤是你救的,这一条就足以杀了你全家。白忠孝还说,宫本有头痛病,一高兴或是一发怒就头痛,痛得满地打滚,要不是念在王仁甫的神针可以救他,早就抓了王仁甫进日本人的大牢了。
王仁甫笑了笑说:“咱俩师出同门,你就可以治他,而且可以凭着手艺尽享日本人的荣华呀!”
白忠孝拉着王仁甫的手说:“师兄,你明知我的针灸术不如你,我只能治得了宫本一时呀!”
王仁甫拍拍白忠孝的手说:“好吧,你坐下,我把师父的针灸术教给你,你就可以治好宫本一郎的病了。”白忠孝坐在椅子上,王仁甫捻起一排银针,悉数刺入白忠 孝头顶,片刻后取下,对白忠孝说:“这神针之妙就在于针的深浅不一,深一毫则当场毙命,浅一毫则治不了根本,师弟切记啊!”
七日后,宫本头痛病再犯,白忠孝依着师兄传授之术,将银针一一刺入宫本的胖脑袋, 片刻间宫本只 觉得神清气爽,而扎完针后,白忠孝却颓然倒地,再无气息。宫本挥挥手,让手下将白忠孝拖到荒野弃尸。自此,宫本的头痛病不再犯了。
再说白忠孝被扔在荒野,被青龙山游击队发现,认出竟是当日救过队长的先生的师弟,就抬上了山,准备找个地方掩埋,岂料一锨土下去,白忠孝却长出了一口气,醒了过来。活过来的白忠孝不敢说自己帮过日本人,就留在了游击队给伤员治病。
几个月后,宫本一郎指挥手下围攻青龙山,游击队已经弹尽粮绝,眼看着青龙山就要被攻下,宫本手舞军刀大笑,正指挥着日本兵冲锋的时候,突然觉得头皮一麻,头痛病又犯了。宫本丢了军刀,捂着脑袋直挺挺地倒下去,一蹬腿死了。
游击队乘机反攻,全歼了日本鬼子。游击队员不解,为什么没人击中官本,宫本却自己死了。只有白忠孝不语,他心里比谁都清楚。
医心堂再次开张的时候,日本人已经投降。王仁甫端坐在草药味弥漫的大堂里,白忠孝也进来了。白忠孝进门就跪在王仁甫面前说:“师兄,我没能遵从师父教诲,帮了日本人,害了别人也差点害了自己呀!要不是师兄扎我几针,恐怕我已是罪人了呢。”见王仁甫不语,白忠孝又说:“你扎我,我再扎宫本,一样的针法,咋就治死了宫本呢?”
王仁甫哈哈一笑说:“宫本病在身上,一针进神经止住疼痛,再一针刺出脑血管微疵, 欣喜若狂自会出血而死;而你身体虽无病却病在心神,一针刺你灵魂出窍,再一针刺你回归正道,是为医心啊。”白忠孝跪地不起,王仁甫双手搀起白忠孝说:“心已归正,就忘记过去,我把师父的神针绝技教给你吧。”
自此,医心堂名震省内外。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白忠孝独自一人来劝王仁甫投靠日本人,因为他很担心师兄的生命安危,更希望师兄能与他一道享受日本人赏给的荣华富贵,过上太平日子。
B.小说语言自然而简练,用词准确而形象,如"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穴位"中的"捻''"燎"等动词的使用贴切而生动。
C.游击队员们不明白宫本为何会突然倒地身亡,只有白忠孝内心清楚而不语,因为他知道宫本的死是师兄传授的针法导致的,自己不想邀功。
D.小说大量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方法,刻画了王仁甫与白忠孝两个形象,展现了师兄弟两人不同的思想性格和精神面貌。
E.小说多处设置伏笔和悬念,内容前后照应,这样不但使情节发展曲折起伏,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而且使作品的结构严谨完整,主题更加突出。
8.小说中王仁甫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9.小说的标题为“医心”,王仁甫的医馆名为“医心堂”,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医心”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
7.BE;
8.①医术高超。为游击队员治病时,王仁甫运用银针为其片刻止血,又很快将其伤骨复位,显示了他高超的医术就连日本人也称他为“针神” ;
②沉着冷静。在白色恐怖中,他从容镇静地完成了对游击队员的救治;宫本一郎和他搭讪,他“随意一笑,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对侵略者的淫威毫不畏惧;
③大智大勇。他巧借白忠孝之手除掉宫本,体现了他的智慧与勇气;
④正义爱国。他不顾生命危险救治游击队伤员,保持个人操守而拒绝与日本人合作;
⑤包容大度。师弟白忠孝迷途知返后,他不计前嫌,教其神针绝技。
9.医心有两层含义:
①医者之心。医者既要有伤者必救的仁爱之心,更要有恪守正道的崇高人格。王仁甫秉承先师教诲,不顾个人安危,救治抗日游击队伤员;他捍卫民族医学的尊严,拒绝与日本人合作,设计除掉日军指挥官,都体现了其守正爱国的情怀;
②医治人心。医术既要善于医治患者的身体疾病,更要疗救世人的精神。王仁甫医术精湛,救死扶伤,始终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他用针灸之法,拯救了白忠孝这个误入歧途的人,帮助他重新做人,回归正道,体现了疗救精神的真谛。
解析: 7.这类题一般是对文章内容、手法、风格的综合考核的题目,文章内容有文章细节和人物性格概括,细节可参考论述类问题阅读进行答题,人物性格分析要注意准确性,此题都是涉及文章细节的题目。此题需逐项分析。A项白忠孝二次到来不排除是日本人的唆使;而且,他如果能说服师兄王仁甫,在日本人面前也好交差。C项,白忠孝“不言语”不完全是出于“不想邀功”,白曾经帮日本人办事不光彩,担心游击队知道此事。D项,“大量运用……心理描写”不准确,文中心理描写不多。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对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的心态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此题的选项A明显属于概括不全;D项说法以偏概全;A项说法与原文比较,不够妥当。
8.要分析王仁甫这一人物形象,只需要结合其行为表现等即可作出分析。可以按照小说叙写内容顺序,从“为游击队员治病时”、“宫本一郎和他搭讪,他的态度”、“他巧借白忠孝之手除掉宫本,体现了他的智慧与勇气”、“他不顾生命危险救治游击队伤员,保持个人操守而拒绝与日本人合作”、“师弟白忠孝迷途知返后,他不计前嫌,教其神针绝技”等五个方面加以分析即可。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分析人物形象,往往要从这样一些方面来把握:一、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是一个较浅易的思维过程,但考虑问题的时候需要注意两个细节:要关注人物描写时能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词;要关注具有双关意义或较含蓄(具有深层含义)的描写词语;二、通过情节、环境补充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在塑造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需要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简而言之,就是我们要看清通过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三、通过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应该是人物性格与其身份地位的综合。人物性格的分析为人物形象的分析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就如同要造一幢楼房,结构上的大多数建材都已具备,就只等着将这些材料组合在一起了。
本题中,应注意结合文本叙写,注意对人物叙写的顺序内容加以阐述即可。
9.此题关键是要审清“心”字含义。这里,通读全文,不难看出,医心应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医生的本心,即治病救人,同时,民族医生气节使他要设计除掉日本军官;另外,他医术精湛,救死扶伤,始终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用自己的本性和人格拯救了曾经误入歧途的师弟。从这两个方面加以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这类题目看似很自由,可以任意谈论自己的观点,但无论是从作者的角度来答题,还是从自身的观点入手,答案的依据都应在文中或者仅仅围绕文本。本题中,只要是围绕着“医者”和“医治”两方面,联系文本叙写内容,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做一分析即可。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