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发布时间:2018-02-16

  《满庭芳》

  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

  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

  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杨州.

  从来,如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

  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赏析】

  此词录题为“残梅”,是借咏残梅抒怀之作。

  阁小,窗闲,春藏,昼锁,这正是典型的词境。词境以深静为佳。清代词评家况周颐就曾经用“人静帘垂,灯昏香直”八个字形容过词境。这是一个狭小而深邃的,自我封闭的空间,它形象地具现了词人那最隐蔽、情感最丰富的内心的一隅。

  篆香,一种盘成篆形文字的香。篆香烧尽,作为时间意象,暗示着时间的推移。词人静对手种之梅,孤芳独赏,竟不知日影西斜。寂寥中,人与花已融为一体,对语、交流,恰似何逊在扬州的以梅花为伴。何逊,梁人,有《扬州早梅》诗,人们在写到梅花时,常用何逊典。如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诗,也有“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的句子。

  下片从赏梅写到赞梅、惜梅。唐人崔道融《梅花》诗:“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宋范成大《梅谱?后序》说:“梅以韵胜,以格高。”可知“梅以韵胜”是文人传统的看法。韵,在这里指梅花抗寒傲雪的贞刚、高洁的内在美反射出来的神韵、风骨。它与世俗格格不入,难禁风雨的摧残。藉、揉二字,既惜花,更惜人。

  “横笛”数句,由形而声,用“梅花落”的曲调来渲染由梅花引起的由物及人的联想。于是由“惜”而“愁”,由“愁”而恨,恨人世间美好的事物总是在“朝来寒雨晚来风”的摧伤下匆匆消逝。但字面上词人偏不说恨,而说“莫恨”。用自宽自解的口气,相信纵使梅花香消雪减,落英无迹,但是它的清韵高格,将长留人心。

  结末以不言言之。但借溶溶月色下梅花的横斜疏影来展示自己那种难以描述的,既清淡,又深沉的幽怨情怀。


相关阅读
1 一剪梅 李清照简要赏析

导语: 只要读过李清照的词都知道,她的词风非常婉转细腻,充满哀怨的忧伤。但具体怎么婉转细腻呢?今天我们就以其中的《一剪梅》进行赏析! 李清照的《一剪梅》这首词作于清照 【查看全文】

2 李清照醉花阴赏析

引导语:李清照的《醉花阴》是一首著名的重阳词,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使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原文赏析,与大家 【查看全文】

3 一朵奇葩难驻留,一壶漂泊尽入喉——李清照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现存于曲阜孔林思堂 【查看全文】

4 《武陵春》李清照赏析

导读:清照在北宋沦亡后,举家南渡,后丈夫病逝,自己飘泊异乡,从前的幸福生活只存于记忆中。此时,她不仅生活困苦,更重要的是历经劫难后,精神上备感孤独与痛苦。物是人非 【查看全文】

5 《金石录-序》李清照

引导语:《金石录后序》,就是一篇在叙事和抒情两方面都是极生动而优美的散文。我们一起来学习与借鉴吧。 又《金石录》三十卷者何?赵侯德甫所著书也。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 【查看全文】

6 李清照《如梦令》原文翻译及鉴赏阅读试题答案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 疏:指稀疏 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