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发布时间:2018-02-16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年代:宋 作者: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

  ①绿肥:指枝叶茂盛。红瘦:谓花朵稀少。

  【评解】

  这首小词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词中着意人物

  心理情绪的刻画。以景衬情,委曲精工。轻灵新巧而又凄婉含蓄。极尽传神之妙。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 昨夜雨疏风骤 ”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 。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 ,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 :“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 ”,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相关阅读
1 一剪梅李清照

《一剪梅》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 【查看全文】

2 李清照声声慢语文教案

一、导入 人世间有万般情感:快乐、欣喜、悲伤、忧愁…… 情感需要表达。音乐家,用声音来传递心中的情感,于是有了贝多芬和他的《命运交响曲》;画家用色彩来描绘心中的情感 【查看全文】

3 李清照《一剪梅》诗句赏析

导语:《一剪梅》是宋代女这首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这首作于这首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寄寓着这首人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下面是小 【查看全文】

4 李清照早期代表作《一剪梅》赏析

导语: 这首词李清照写于她与丈夫分开后,一个人孤零零的,时过境迁,写下这首词,寄寓了她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 【查看全文】

5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原文鉴赏

引导语:《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这首词概作于词人婚后不久,赵明诚离家远游之际,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深情思念。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赏析,欢迎大 【查看全文】

6 李清照纪念堂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今山东济南章丘)人。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