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武陵春》赏析

发布时间:2018-02-16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赏析:

  此词写于作者晚年避难金华期间,时在绍兴四年(1134)金与伪齐合兵南犯以后。其时,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作者孑然一身,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因而词情极为悲苦。

  清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二评曰:“悲深婉笃,犹令人感伉俪之重。”所论甚切。

  首句用笔极为细腻:其意不过是说风吹花落,却不从正面着笔,而落墨于“风住”、“花已尽”的结局。尘土因花落而香,说明落花遍地,而这又反照出风之狂暴。一句中有三层曲折,确是匠心独动。次句写日色已高,而犹“倦”于梳头,从侧面揭示情怀之苦、心绪之乱,笔法略同于其早期词作《凤凰台上忆吹箫》中的“起来慵自梳头”,但一为生离之愁,一为死别之恨,巨细深浅均有所不同,作者在遣辞上易“慵”为“倦”,正显示了二者之间的差别。三、四两句是漱玉词中并不多见的直抒胸臆之笔。之所以一改含蓄风格,当是因为汹涌澎湃的情潮已漫出心堤,无法遏制,只好任其自由渲泄。“物是人非事事休”,说明她生活中原有的美好东西已尽皆丧失,无一留存,虽是放笔直书,却具有高度的概括力。过片后“闻说”二句宕开一笔,写自已有意泛舟双溪,观赏春光,精神似稍振起。但“只恐”二句复又折回,跌衬出更趋深重的愁情。“愁”本无形,难以触摸,而今船载不动,则其重可知、其形可想。这是其构思新颖处。此外,下片中“闻说”、“也拟”、“吸恐”六字前后勾连,也是揭示作者内心活动的传神笔墨。


相关阅读
1 李清照诗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审美赏析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查看全文】

2 《如梦令》李清照古诗

引导语: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下面就是这2首古诗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①溪亭日暮②,沉醉③不知 【查看全文】

3 李清照浣溪沙

1.《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沈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2.《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 【查看全文】

4 声声慢李清照导学案

引导语: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这首词大气包举,别无枝蔓,逐件事一一说来,却始终紧扣悲秋之意,真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下面是这首词的导学案,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查看全文】

5 《醉花阴》赏析李清照

导语: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她工诗能文,诗尤为宋代大家,前期词多写闺情相思,后期词融入家国之恨与身世之感,风格顿变。她兼擅令慢,每能创意出奇,以经过 【查看全文】

6 李清照与酒

提起古诗词,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等关于酒的名言佳句。更有那不为五斗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