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减字木兰花》宋词赏析

发布时间:2018-02-16

  减字木兰花

  李清照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李清照词作鉴赏:

  这首词作于建中靖国年间,其时词人与夫君赵明诚新婚燕尔,心中充满对爱情的热情挚着。全篇截取了作者新婚生活的一个侧面,显示她放纵恣肆的独特个性。

  上片主旨是买花。宋朝都市常有卖花担子,一肩春色,串街走巷,把盎然生趣送进千家万户。似乎小丫环入报以后,女主人李清照随即作了吩咐,买下一枝最满意的鲜花。整个上片便是截取了买花过程中最后一个画面,所写的便是女主人公手执鲜花,满怀深情地进行欣赏。“春欲放”三字,表达了她对花儿的由衷喜爱,其中“春”字用得特别好,既可以指春色、春光、春意和春天,也可以借指花儿本身。“春”

  字境大,能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联想。下面“泪染轻匀”二句,写花的容态。这花儿被人折下,似乎为自己命运的不幸而哭泣,直到此时还泪痕点点,愁容满面。着一“泪”字,就把花拟人化了,再缀以“轻匀”二字,便显得哀而不伤,娇而不艳,其中似乎渗透着女主人对它的同情与爱抚。前一句为虚,出自词人的想象;后一句属实,摹写了花上的露珠。“犹带彤霞晓露痕”,花朵上披着彤红的朝霞,带着晶莹的露珠,不仅显出了花之色彩新鲜,而且点明时间是清晨,整个背景写得清新绚丽,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新婚的欢乐与甜蜜。

  下片主旨写戴花。首先,作者从自己一方说起,侧重于内心刻画萋。“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活活画出一位新嫁娘自矜、好胜甚至带有几分嫉忌的心理。她青年妇女中,本已感到美貌超群,但同“犹带彤霞晓露痕”的鲜花相比,似乎还不够娇美,因此怀疑新郎是否爱她。这里表面上是说郎猜疑,实际上是她揣度郎心,曲笔表达,轻灵有致。同上片相比,前面是以花拟人,这里是以人比花,角度虽不同,但所描写的焦点都是新娘自己。接着二句,是从人物的思想写到人物的行动。为了争取新郎的欢爱,她就把花儿簪鬓发上,让新郎看看哪一个更美。然却终未说出谁强,含蓄蕴藉,留有余味。“云髻斜簪”,丰神如画。这里李清照,写出了一点闺房的乐趣。

  全篇通过买花、赏花、戴花、比花,生动地表现了年轻词人天真、爱美情和好胜的脾性。可谓达到了“乐而不淫”的艺术境界,全词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一首独特的闺情词。


相关阅读
1 李清照的武陵春春晚赏析

导语: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 【查看全文】

2 李清照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知道这个人吗?(板书:李白),背两首他的诗。其实,李白不只是诗仙,他还是百代词曲之祖。 知道这个人吗?(板书:李煜),背几句他的词。李煜被称为词圣。 知 【查看全文】

3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

引导语: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以下是小编精心为您准备的一篇《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红藕香 【查看全文】

4 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行香子天与秋光》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 【查看全文】

5 李清照的诗词冷冷清清

引导语:李清照这首写于晚年的《声声慢》,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从遣词造句方面来说,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下文就是小编收集的这首词的原文注释鉴赏,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声声 【查看全文】

6 《诉衷情》 李清照

诉衷情 作者:李清照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注释 沉醉:大醉。 萼:花瓣外面的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