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研究:试论李清照的婉约词

发布时间:2018-02-16

  李清照是中国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的女词人,她强调“词别是一家”,以女性词人特有的细腻纤巧写词,开婉约之宗。她的婉约词思想内蕴丰富:一是,闺情词:反映闺阁生活情趣;二是,恋情词:反映恋情欢乐与爱情悲苦;三是,伤乱词:反映内心苦闷,寄寓家国之惧,身世之感。另一方面,她的婉约词艺术特色独具一格:塑造了鲜明生动的自我形象;又有“平淡入妙”的语言艺术。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约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左右,是宋代杰出的词家。她祖籍山东济南,出身于书香门第、仕宦之家。父亲李格非是进士出身,元佑年间“以文章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官到礼部员外郎,是一位学识深湛的学者兼散文家,不仅散文写得出色,诗词造诣也极深。母亲王氏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亦知书能文,是一位颇有文学素养的大家闺秀,工词翰。李清照少女时代,就生活在这样浓重的文学氛围的家庭环境里,加之她聪慧颖悟才华过人,因此赋诗填词,具有颇高的造诣。王灼《碧鸡漫志》云:“易安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词采第一。”

  李清照自幼好学,工诗能文善画,尤擅长填词,是一位天才的女词人。撰写于北宋末年的《词论》一文见解不凡,提出“词别是一家”的看法,显示了李清照对词特性的高度认识,令许多人心折。这是一篇以婉约为宗,颇有见地的词论专著,更是中国词学史上第一篇专论,是研究词学颇有价值的文章。作为第一个为词的创作进行总结性评论的作家,她在词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她不愧为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原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辑有《李清照集》,存词句40余首。

  一、李清照婉约词的思想内蕴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的女宗师。清人王士祯《花草蒙拾》云:“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李清照在词史上成就卓异,屹然为一大宗。她的词主要表现自我,是对自身的感怀,是对于身世、对于国破家亡的痛苦无奈最为切身的描述,鲜明地表达着她作为自己、作为那个时代的一个女子的欢愉和悲愁。从词的思想内蕴来说,略可厘为数端。

  李清照是富有鲜明个性和文化教养的才女,青少年时代,生活于具有浓重氛围文化的家庭,养成喜爱文墨、游冶溪塘、吟咏花月的雅兴。因此,早期写了一些反映少女生活的闺情词。如写少女欢乐的《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小令创造了美的意境。词写记忆中少女时代在家乡的一次荡舟漫游,时当荷花盛开的初秋,她们划船出游,在碧溪亭台之间饮酒助兴,乐而忘返。日暮回舟,误划入藕花深处,于是奋力划船,争先夺路,惊得就宿水鸟四散飞逃。小令以白描手法,清秀的意境,体现出少女欢畅的游兴,藕丛争渡的场景,更显出少女的天真活泼、争强好胜。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经词人神来之笔的点缀,便觉风光无限。那彩亭、绿水、红荷、银鸥、白鹭在缤纷的晚霞中交相辉映,与划浆声、小船争渡的喧笑声以及鸥鹭惊飞的拍翅声融成一体,构成一幅有声有色、情景交融、生意盎然、动荡迷人的黄昏水乡图景,给读者以清新愉快的美的享受。另一首题作“春晓的《如梦令》则写日常的闺阁生活:

  昨夜雨后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词借雨后春晓与侍女的对话,表现主人公的生活情趣以及女性特有的关切和敏感,寄寓其爱美惜春、珍重光阴的情怀。“知否?知否?”口气宛然,叠语精警。“绿肥红瘦”之句,准确地描绘出春末绿叶渐多,花卉渐少的景况,用语形象清新,历来受到论者的好评。宋陈郁《藏一话腴甲集》卷一云:“李易安工造语,《如梦令》‘绿肥红瘦’之句,天下称之。”清黄苏《蓼园词选》云:“ ‘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王士祯《花草蒙拾》更誉为“人工天巧,可称绝唱”。另外,《点绛唇》写少女爱玩和羞涩的情态,也极有情趣: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词中少女打罢秋千,懒洋洋地休整抚摩白嫩的玉手,忽见客人来此,急切中未及穿鞋整钗却含羞而走,倚门回首窥看究竟,却以嗅青梅的动作掩饰自己的神情。活脱脱一个娇倦自适、遇人生羞、好奇心重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状。此词动作性强,气韵轻灵,刻绘少女情态细腻传神,活灵活现,尤其是以浅易的语言、平常的细节,逼真地写出少女洒脱、聪慧的性灵,真切自然而又充满新鲜感。此外,《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等词,无论吟春色,咏秋光,莫不显现女词人的绮怀藻思,贯注着少女的闺帏情调,使读者从这些词章中体察到创作主体活泼开朗、聪敏要强、天真烂漫的个性风神。

  言情是婉约词的传统题材,也是婉约词的主要特点。作为一位情真意挚、大胆坦率的女词人,李清照吟出了一些反映爱情生活的词章。这些词以情动人,道尽人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但前人常存一种成见,认为女性但言爱情,有失轻薄,王灼《碧鸡漫志》云:“(易安)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庵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籍也。“如《浣溪沙》: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此词写女性着意化妆,笑面香腮,眼波机灵,一脸风情韵致,在花前月下,咏诗寄怀,相约重来享受生活的温馨。这是一首描写女郎心事的恋情词,尽态极妍,风光无限,为我们写出了一个含情脉脉却又略带矜持的女郎形象。清吴衡照《莲子居词话》谓:“易安‘眼波才动被人猜’,矜持得妙;淑真‘娇痴不怕人猜’,放诞得妙;均善于言情。”从文化女性本位,咏爱情生活中的微妙情趣,写得如此生动传神,显然是有真挚的爱情生活体验作基础的。李清照十八岁嫁给大学生赵明诚,赵明诚博学好古,喜爱收藏金石书画,李清照精于诗词,亦钟情文物典籍。夫妻俩互相爱重、琴瑟和谐、情趣契合、情深意笃,常常一起鉴赏文物,著录金石、赌茶翻书、写诗填词,茶余饭后则弹琴下棋、写书作画,有过一段甜蜜的爱情生活。如《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到,奴面不如花面好。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词写少妇买得一枝红艳带露的鲜花,让郎君评判春花、艳容哪个美。在这里,人亦花,花亦人,以花拟人,以人比花,人面鲜花交相辉映,绝妙传神,真实有趣地写出了少妇爱美的心态,映现出年轻夫妇恩爱情浓的甜蜜感。


相关阅读
1 李清照的诗《夏日绝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1,死亦为鬼雄2。 至今思项羽3,不肯过江东4。 注释: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 【查看全文】

2 蝶恋花 离情 李清照写的

引导语:《蝶恋花离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开头三句描绘风和日暖的大好春光,渲染一种令人陶醉的环境气氛。下文是这首词的知识信息,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蝶恋花 【查看全文】

3 李清照声声慢原文以及翻译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查看全文】

4 李清照《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鉴赏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词的写作背景,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断此词作于宋崇宁三年(1104),期间李清照曾上诗赵挺之(赵明诚之父)请救其父。当时的朋党之争非常强烈,李清照为党祸 【查看全文】

5 李清照的词一剪梅

才女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这首词的意境清凉幽然,颇有仙风灵气。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 ,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 【查看全文】

6 李清照一生的十六次醉酒

引导语:酒在李清照的词作中具有独特的艺术美,也正是因为词中的酒,所以李词的内容更加空灵,更具韵味,表达她在不同时期的情绪。我们一起来了解关于李清照一生中的十六次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