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如梦令》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8-02-1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3.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以及学习词的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品读字词,想象词境,领悟情感,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2.有感情地吟诵词,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诵古诗。

  2.比较词和诗的不同。

  3.揭题,交流李清照的资料。

  二、读词

  1.听配音朗读;自由读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正音:兴、藕;齐读。

  3.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4.小结:这首词描绘了词人与朋友一起郊游的经历。

  三、品词

  1.细读课文,展开想象,引导学生捕捉看到的画面。

  2.讨论,交流。

  · 溪亭日暮

  ⑴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溪亭日暮图”;读出“溪亭日暮”的美。

  ⑵抓住“沉醉”,想象李清照和她的朋友们会干些什么?品读“沉醉”:还有什么也醉人呢?

  ⑶朗读:读出浓浓的醉意。

  · 藕花深处

  ⑴想象“藕花深处”的画面。

  ⑵李清照怎么会来到“藕花深处”的?抓住“误入”、“深处”,体会词人的心情。

  ⑶朗读。

  · 一滩鸥鹭

  ⑴想象“一滩鸥鹭”的画面: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读出“一滩鸥鹭”的壮观。

  ⑵品读两个“争渡”,比较叠句,感受热闹有趣的场面,体会着急欢快的心情。

  ⑶抓住“惊”:“鸟惊人也惊”,体会“一滩鸥鹭”带来的惊喜,朗读。

  3.小结。

  ⑴词的特点:33字,凝练、含蓄。

  ⑵词眼:“醉”,李清照已完全陶醉于美酒、美景、美情之中。

  ⑶齐读全词。

  四、吟词

  1.词又叫曲,有一定的曲调,可以配乐、吟唱。

  2.再听配音朗读,练习吟词:注意停顿、重音、叠句。

  3.欣赏歌曲,随歌曲一起吟唱。

  五、拓展

  1.欣赏另一首《如梦令》:李清照只留下两首《如梦令》。

  2.比较两首词:字数、句式、“醉”相同;表达的具体内容、感情不同。

  3.小结:同样的词牌,可以写出不同风格的词。介绍原因:这两首《如梦令》是她人生变化的真实写照。

  4.齐读两首词。

  六、作业

  1.抄写、背诵。

  2.将这首词改写成一篇生动有趣的故事。

  板书:

  如梦令

  读          溪亭日暮

  词     品    藕花深处

  吟          一滩鸥鹭


相关阅读
1 声声慢李清照赏析

导语:李清照的《声声慢》紧扣悲秋之意,抒发忧愁的感情,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文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声声慢》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查看全文】

2 青州常忆李清照

时速300公里的动车,不到4个小时,就将我从北京带到了山东青州市,那里有李清照与赵明诚生活13年的故居。 记得30多年前,刚上大学时,有同学问我最喜欢哪个作家,我毫不犹豫地回 【查看全文】

3 武陵春 李清照朗读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上片既极言眼前景色之不堪、心情之凄楚,所以下片便宕开,从远处谈起。说明这位女词人是最喜爱游山玩水的。 武陵春春晚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查看全文】

4 李清照的词《庆清朝·禁幄低张》

引导语:《庆清朝禁幄低张》的作者是李清照,大家知道这首词是咏牡丹还是咏芍药呢?我们通过下文学习相关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禁幄低张,彤阑巧护,就中独占残春。容华淡伫 【查看全文】

5 李清照的词《如梦令》

引导语:有关李清照的词如梦令,下面是有关她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这首词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作品,追叙她一次泛舟流连忘返,酒醉后几乎迷路的情景,反映了她早期无忧无 【查看全文】

6 李清照诗似有豪杰风范 词作成就当时未入流

文学的本质是人学,丹麦学者勃兰兑斯在他的不朽名著《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一书中说:文学史,就其最深层的意义来说,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所以,我们在阅读一位作家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