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速300公里的动车,不到4个小时,就将我从北京带到了山东青州市,那里有李清照与赵明诚生活13年的故居。
记得30多年前,刚上大学时,有同学问我最喜欢哪个作家,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李清照。”那时候穷学生还买不起太多书,市场上也没有多少诗集,所以每遇有介绍赏析李清照的书刊杂志,我都爱不释手,细细阅读并抄录。待到报毕业论文选题时,自然还是李清照。但老师告诉我班里选论李清照的同学较多,建议我改选题。恋恋不舍之下,这成为我一大憾事。
到青州,先去了范公亭公园。公园里地势低洼,绿树成荫,南阳河穿流其间。当年,范仲淹为政青州时,当地正蔓延“红眼病”,范公亲自汲水制药,发放民间,遏止了瘟病流行。恰逢此时南阳河畔有泉水涌出,且水质甘甜可口,饮用制药两相宜,百姓认为是范公之德行感动苍天,就取名“醴泉”,并在泉边建亭。后人感念范公,把“醴泉”叫做“范公井”、亭子称为“范公亭”。
沿范公亭公园里往里走,李清照的婉约词一直在脑海里盘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转眼间,一座院落的牌匾呈现在眼前,上书:“李清照纪念祠 臧克家题”。
进门,穿过一片树林,来到一个写着“李清照纪念馆”的小四合院。以走廊为路径,先进了客厅南边的书房,内有李清照抚琴的塑像,赵朴初题写的“归来堂”前是一副对联:“红雨飞愁千秋绝唱销魂句,黄花比瘦一卷高歌漱玉词。”北面是卧室,也可以说是易安君的闺房。一张普通古床,白色床单上整齐地铺着一红一篮两床锦面棉被。
仿佛知道我想静静地参观,此时竟无游客,安静极了,偌大庭院只属于我和易安君两人。
李清照字易安,出身书香门第,极具文学教养。18岁嫁与当朝丞相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婚后,赵明诚曾携李清照在青州生活了13年。有次重阳节,李清照作了首《醉花阴》词,寄给在外作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的寂寞和惆怅跃然纸上。据史料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照着原词牌写出50首。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掺入其中,请友人品评。友人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可惜,赵明诚48岁时,英年早逝。45岁的李清照从此孤身漂泊江南,凄凉中度日。词人李清照连遭国破、家亡之痛,所作诗词更加深沉感人。那首《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也是我深爱的作品之一。
在沉思中,我来到了小院门口的“售票处”,我问:“有李清照的作品集或纪念品吗?”回答是:“没有,啥都没有!”
悻悻然踏上归途,易安在心中盘恒依旧。我禁不住感叹李清照青州故居之萧条落寞。近年来,潍坊乃至山东的地方经济飞速发展有目共睹,可是,诸如李清照、范仲淹之类的文化名人为何不受重视呢?但愿那座小院能多撑些时日,让我们的后人也能寻访李清照。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极言眼前暮春景物的不堪入目和心情的凄苦之极;下片则进一步表现其悲愁之深重,并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新颖 【查看全文】
2 李清照闺怨诗《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 【查看全文】
3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 曾记得一次溪亭饮酒到 【查看全文】
4 李清照经典诗词有哪些引导语: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经典诗词,你读过几首?下面是小编整理了一些,欢迎大家阅读与学习。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 【查看全文】
5 李清照《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浣溪沙》 年代:宋 作者: 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沈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赏析: 这首词为作者早年所作 ,以 【查看全文】
6 李清照 绝句中华文学历史烟波浩瀚,文坛名匠如银河沙数,灿若星斗,不胜俯拾,个个文才逼人、才华夺目。李清照作品任凭后人深品或浅酌,每每韵味浑绵,悠然余香,令人酣醉,使人流连。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