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如梦令的意思

发布时间:2018-02-16

  导语:《如梦令》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充分表现了对大自然和春天的热爱,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文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李清照《如梦令》的意思,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

  疏:指稀疏

  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译文

  昨夜雨点稀疏,晚风急猛,我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试问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她说海棠花依然如旧。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赏析

  本篇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这是一首小令,内容也很简单。它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词的写法别致,侧重于从听觉方面来塑造形象并构成意境。作者不是平铺直叙地去描写百花凋残的暮春景象,而是立足清晨醒后,从“昨夜”写起,通过“雨疏风骤”,从听觉上展开联想,然后转化为视觉形象:“绿肥红瘦”。值得指出的是,这“绿肥红瘦”四字只不过是作者内心虚拟想象之词,它还有一个向客观现实转化的过程。正因为这首词有一个从听觉到视觉,有一个从内心到客观现实的转化过程,所以才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便于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这首词之所以耐人咀嚼,其原因也正在这里。

  其次,通过问答进行感情上的对比烘托。这种写法,不仅语言精炼生动,结构也由此显得分外紧凑,使读者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真切感。人物的身份、性格、教养以及感情上的细微差别也都历历在目,词也由此而显得生动活泼。“却道”一句,写出了“卷帘人”观察上的粗疏与感情上的淡漠,它恰好衬托出作者体察的细腻与情思的深婉。没有这种细腻的体察与深婉的情思,是不可能写出好作品来的。

  再次,成功地使用拟人化的手法。词中把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稀少,暗示出春天的逐渐消失。这一句不论是在语言的提炼上还是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都是极富创造性的。

  前面说过,这首词很短,总共不过三十三字,但它却能通过生活中一个极其普通的细节,反映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用语平白浅近,意境含蓄深厚,具有“弦外音,味外味”。黄了翁在《蓼园词选》中说:“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这段评语有助于我们对这首词的理解。


相关阅读
1 蝶恋花李清照的感悟

引导语:李清照的《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通过词人自青州赴莱州途中的感受,表达她希望姐妹寄书东莱、互相联系的深厚感情。下面是相关的感悟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李清照 【查看全文】

2 李清照词作名篇

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下面一起欣赏一下李清照的词作名篇吧。 李清照词作名篇:《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 【查看全文】

3 李清照《新荷叶·薄露初零》鉴赏

引导语:李清照《新荷叶薄露初零》词为一首为人祝寿之作,盖写于南渡之后。下面就是这首词的原文注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新荷叶薄露初零》 李清照 薄露初零,长宵共、 【查看全文】

4 李清照 渔家傲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渔家傲》 【内容】: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彷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 【查看全文】

5 李清照与赵明诚至死不渝的的爱情故事

爱情这两字,大到传播媒介,小到情侣之间,上至文人墨客,下至芸芸众生,自古至今,大家都在乐此不疲地谈论着它、感受着它、为之困惑和幸福着,却从来没人可以给它一个确信的 【查看全文】

6 如梦令 李清照答案

《如梦令》是词牌名,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原文阅读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