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瑞鹧鸪·双银杏》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发布时间:2018-02-16

  引导语:词人李清照的《瑞鹧鸪·双银杏》中将双银杏比作玉洁冰清、永葆气节的贤士,比作患难与共、不离不分的恋人,下面是小编收集的相关练习题,欢迎大家阅读。

  瑞鹧鸪

  宋 李清照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注释】

  ①“风韵”句:《史记·司马相如传》:“相如至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此系反意隐括。都:姣好,美盛。

  ②甘橘可为奴:甘橘别称木奴(详见《三国志·吴志·孙休传》注引《襄阳记》)。

  ③玉骨冰肌:清澈高洁。

  ④“醉后”句:周勋初《唐人遗事汇编》卷二:“明皇与贵妃幸华清宫。因宿酒初醒,凭纪子肩同看木芍药。上亲折一枝,与妃子同嗅其艳。”太真、贵妃均指杨玉环。此句意谓双银杏的并蒂相连,犹如唐明皇和杨贵妃倚倚靠靠亲密无间。

  【翻译】

  风度韵致,仪态雍容,看起来并不十分奢侈华丽,

  即使如此,而酒尊前的柑桔,还是显得逊色几分。

  流落江湖,有谁怜?有谁惜?

  玉洁的肌肤,冰清的风骨,依然故我,不肯枯竭。

  是谁将这并蒂连理果双双摘下?

  恰似那酒醉之后的唐明皇与太真贵妃相拥相依。

  居士擘开连理果,情真意切,

  两人分享,品尝风味,醇香清新,心心相惜。

  【阅读练习题】

  1.全词哀而不伤,但通读全词后却能给人一种发自内心的忧愁与无奈之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2.词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在抒发自己的情感?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5分)

  试题答案:

  1.本词虽在咏物(双银杏),但总体来说,词人借双银杏的命运来表达自己与丈夫两地分居的苦痛(2分),作者对双银杏的赞美实则是对坚贞爱情的歌咏(1分),但在“连枝摘”之中又流露出两地相思不相见的苦痛(2分),全词哀而不伤,却无处不蕴含词人对丈夫的思念之情。(1分)

  2.①运用对比(比喻)的手法,描写柑橘在双银杏面前只能成为奴隶,表达作者对其的赞美

  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双银杏比作玉洁冰清、永葆气节的贤士

  ③借典寓意,表现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情意

  (或从“起兴”、“虚实结合”等角度分析,言之有理即可,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相关阅读
1 李清照《长寿乐·南昌生日》原文赏析

《长寿乐南昌生日》是一首祝贺封号为南昌的贵妇生日寿词,通篇充满了溢美之词,前面是赞扬寿星的家庭身世,后面是赞扬寿星的儿子,同时预测寿星的儿子青云直上位极人臣。性质 【查看全文】

2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李清照答案

《渔家傲》 作者: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 【查看全文】

3 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译文及赏析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译文】 清明时节,春光满地,熏风洋洋 【查看全文】

4 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原文赏析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最早见于宋代曾慥的《乐府雅词》,后人所辑《漱玉词》皆收录此词。当代有学者指出词名《怨王孙》有误,应该作《双调忆王 【查看全文】

5 李清照写的蝶恋花阅读理解

李清照所作的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其中的《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与《蝶恋花离情》是相关的代表作。 李清照《蝶恋花泪 【查看全文】

6 宋代名媛李清照

李清照是山东济南人,她出生于贵族书香世家,父亲李格非曾任官礼部侍郎,提点京东刑狱,是位身上带点风雅气息的官员。据宋史本传说,李格非工于词章,文字活泼,叙述传情生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