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醉花阴》优秀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8-02-16

  引导语:宋代才女李清照的《醉花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下面是有关这首词的教学设计,我们一起阅读学习吧。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通过鉴赏本词,让学生初步归纳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提高诗词的鉴赏能力。

  2、通过品味情真意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让学生体会词作中哀婉凄清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寂寞孤凄、及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3、通过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词作,来体会词作表达的感情,能够当堂成诵。

  过程和方法:

  1、能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找出词中重要意象,来理解词中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的鉴赏方法。

  2、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词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

  3、探究与活动:能引导学生通过抓住诗歌感情,品味赏析诗词的语言,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能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

  2.品味情真意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理解词中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拓展阅读.多媒体课件

  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创设氛围,导入本课.

  课件播放歌曲《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视频.

  [说明]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用李清照《一剪梅》的歌曲,为课堂创设出一种易安词的氛围。毕竟这首词连同这份感情都距离学生太远太远,与其“犹抱琵琶半遮面”,刻意回避夫妻间的相思之苦,还不如一开始就让爱普照心田,让爱充满课堂,让学生敢于说爱,否则怎么可能被爱打动呢?

  二.走近李清照.

  教师课件展示.

  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很有学问,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李清照的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词作有《漱玉词》。

  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中期婚后生活到南渡以前,与丈夫经常是分居两地,她的很多词中表现的是一种相思之愁,对丈夫的思念,如《醉花阴》;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词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国破家亡之愁。

  三.以声传情,朗读体味,整体感知

  (诗歌是为了传情达意,我们在刚接触一首诗歌时,一定会对诗中蕴含的情感有一个最初的感受。这首词我们已经预习了。那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自己对词作的情感把握,通过朗读来表现出来。)

  1.指名几个学生朗读,师生评价.(强调节奏、感情感情基调(愁))

  2.课件展示配乐朗读.

  指导:语速要缓慢,表情感的词重音要读出,断句要注意,感情要带出浓浓的愁绪。

  3.全班齐读.

  四.作品赏析,重点品读

  1.全词围绕一个愁字,那么词人因何而愁?(教师课件展示写作背景)

  明确《醉花阴》的写作背景:

  当时李清照丈夫赵明诚在山东莱州做官,李清照留在老家青州居住,爱情深笃的夫妻却过起了“牛郎织女”的生活。李清照,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在没有欢声笑语。她的生活孤独寂寞、空虚无聊,更多的是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李清照就写了这首词给丈夫赵明诚,以寄相思之苦。

  2.“薄雾浓云愁永昼”,作者开篇写愁,可是愁是抽象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尝不了,少有才力的李清照如何去表现愁呢?况且,在李清照之前,有很多人写愁,而且都是写愁高手,大家看。(点击课件,展示古人写愁诗词)

  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

  杜甫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秦观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师:大家看,李白写愁,说愁是有长度的,可以衡量的;杜甫写愁,从一片飞花的飘落,感受到春天的流逝,何况背后是万点落红,愁是有数量的;李煜说,愁像一江无穷无尽无休无止绵绵不尽的春江之水;秦观说飞红万点愁如海,不仅有数量,还有深度。有如此众多的写愁高手站在李清照的面前,李清照如何写愁才可以在文学史中留下自己的一席之地呢?她是如何写愁思的?

  3.品味上片

  师:李清照的愁绪延续了多久?

  生:一天

  师:那个字可以体现出来?

  生:昼

  生:永昼,漫长的一天

  师:(板书:永昼)如果仅仅是一天时间,这场相思就被记录到文学史中的话,李清照未免有些矫情了,仅仅是白天思念吗?晚上如果安然入睡,这场相思可以不朽吗?还有什么字可以体现出时间的长度?

  生:半夜凉初透的半夜

  师:(板书:半夜)现在我们知道了,李清照对丈夫的思念从12小时到24小时,从日出到日落,从月升到月下,充其量,情歌唱到天亮。有没有更长的时间的词来表明?

  生:佳节又重阳的又字,说明不止一个重阳节,丈夫离家至少一年了。

  师:毛泽东先生在《采桑子·重阳》里说“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重阳是怎样的节日?

  生:登高怀远亲人团聚的日子。

  师:本是夫妻团聚之时,无奈望穿秋水不见伊人身影,女主人公的愁苦之情着实浓重。李清照写愁是从时间的长度上着手,一年之久,相思成灾。

  李清照写愁,不仅秀出了心理体验,而且还写出了切肤感受,这一点异于他人。她的切肤感受从词中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生:凉,写出了她的心凉。

  师:凉的是什么呢?天阶夜色凉如水,清秋的天气是凉的;身旁的玉枕纱厨是凉的;女主人公的身体肌肤是凉的。凉后还加了一个字?

  生:透

  师:那叫透心凉,一个透字,言其程度由表及里,都凉,天凉、身凉,更重要的是心地凄凉。

  清代的陈廷焯曾评论此词“无一字不秀雅,深情苦闷,元人往往宗之”,无一字不秀雅,说出

  诗歌鉴赏中最基本的方法,那就是从一字一句处入手,慢慢来品析。因为诗歌是最凝练的艺术,我们要想把握她,不仅要从宏观上去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还要从微观上深入肌理,有时通过一个句子可以把握全篇,甚至有时通过一个字的解读,一首诗歌境界全开。希望以后同学们读诗词时注意到这一点。

  师:我们通过字句的品析,词的意境是零散的,下来请同学们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上片的意境。学生交流。

  4.品味下片

  师:我们继续看下片。一个人有了愁绪,怎么办?任由愁绪来折磨自己吗?

  生:消解愁绪

  师:如何消解愁绪?

  生:饮酒,东篱把酒


相关阅读
1 李清照《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

引导语:《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是宋代杰出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李清照早年酬和张耒《读中兴颂碑》诗所作,深刻分析了唐朝发生安史之乱和军队无能的 【查看全文】

2 李清照如梦令两首译文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一】 应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时分, 沉醉 【查看全文】

3 婉约词宗 中国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也 【查看全文】

4 《李清照词两首》阅读答案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 【查看全文】

5 李清照诗词如梦令

引导语:北宋词人李清照的2首《如梦令》,都是很著名的,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其中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原文注释鉴赏等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作 【查看全文】

6 李清照晚年的悲惨境遇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横亘在北宋和南宋之间的靖康之变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无数个人的命运。靖康之变发生后,难以计数的北方人背井离乡,辗转逃难到东南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