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 如梦令意境

发布时间:2018-02-16

  引导语: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构成一个很有点吃惊却情趣横生的意境的句子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下面就是小编收集这首词的相关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今译】

  还时常记得出游溪亭,

  一玩就玩到日黑天暮,

  深深地沉醉,而忘记归路。

  一直玩到兴尽,回舟返途,

  却迷途进入藕花的深处。

  大家争着划呀,船儿抢着渡,

  惊起了满滩的鸥鹭。

  [注释]

  ①溪亭:临水的亭台。

  ②沈:同“沉”。

  ③争:同“怎”。

  [赏析]

  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这首《 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 ”,时间是“日暮 ”,作者饮宴以后 ,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末,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低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 ”,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 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 ”,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词牌介绍】

  如梦令,词牌名之一,原名《忆仙姿》,为后唐庄宗李存勖所作,因嫌其名不雅遂取尾句“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中的“如梦”得名。又名《宴桃园》、《不见》、《如意令》、《无梦令》、《比梅》等,有单双调。单调正体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韵一叠韵。双调六十六字,上下片各七句五仄韵一叠韵。

  【格律对照】

  (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仄,(叠句)

  (仄)仄(仄)平平仄。

  【繁体对照】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作者: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相关阅读
1 李清照一剪梅翻译及赏析

导语:一剪梅是我国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表达了浓浓的离愁别绪,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文学网网小编为您整理的《一剪梅》翻译及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剪梅》 作者:李 【查看全文】

2 论李清照的婉约愁情

【导读】一剪梅,是词牌名。双调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六句,句句平收,叶韵则有上、下片各三平韵、四平韵、五平韵、六平韵数种,声情低抑。亦有句句叶韵者,代表作品有: 【查看全文】

3 一剪梅李清照原文教案

引导语:李清照的《一剪梅》抒写的是普通的秋日别情,是作者为怀念其夫赵明诚所作,上阕从秋日独自泛舟出游写到明月高照闺楼,无论是白天或晚上,出外或者归家,无时无刻不在 【查看全文】

4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故事

导语: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李清照与其丈夫之间的故事 【查看全文】

5 李清照的词及赏析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李清照的词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李清照的词及赏 【查看全文】

6 李清照《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鉴赏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词的写作背景,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断此词作于宋崇宁三年(1104),期间李清照曾上诗赵挺之(赵明诚之父)请救其父。当时的朋党之争非常强烈,李清照为党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