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示儿说课稿

发布时间:2018-02-18

  一、说教材

  古诗《示儿》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当时的南宋遭受金兵进犯,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沦陷,从此江山破碎,不复统一。陆游伤心悲愤,临终前给儿子立下遗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前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对抗金兵未成的遗恨,有因祖国未统一的无限悲哀,也有对统一大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因此,《示儿》是开展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绝好教材。

  另外,陆游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爱国诗篇,以《示儿》为点,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积累,并以此加深学生对陆游诗人的认识与崇敬。

  二、设计理念

  1、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教学,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人行为,教师不应以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学中我努力创造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机会,达到不同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和理解课文的境界。

  2、抓住古诗的情感线索,体现古诗感情丰富的特点。

  古诗乃作者抒发感情的产物,因此,我抓住那些意蕴深刻的字词,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体验诗歌的意境,这是我教学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3、以教材为载体,用好教材,重视积累。

  新课标要求我们不要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把教材作为一种载体,带领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以点带面,去遨游知识的海洋。因此,这节课,我以《示儿》为点,引导学生去收集、积累更多的爱国诗,并以《示儿》为起点,开始训练学生从内容想开去这一单元新要求。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自学掌握生字,理解词意,了解诗意。

  2、积累其他爱国诗。

  能力目标:

  1、能根据诗歌领悟古诗的意境。

  2、能从古诗内容想开去,想到与之相关的人和事,景和物,情和理。

  情感目标:理解诗人丰富而深刻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领悟诗歌的意境。

  四、教学方法

  1、激发与古诗内容相同的情感,引导学生与诗人情感产生共鸣。

  2、借助注释,采用小组探究学习方式理解诗意。

  3、设法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与文本对话。

  4、加强朗读吟诵,以读升情。

  5、通过课外拓展,积累古诗。

  五、教学过程

  (一)教师激情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797年前,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间简陋的茅草屋里,烛光闪烁,忽明忽暗。床上躺着一位头发花白、奄奄一息的85岁的老人。他真切地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用微弱地语气交代遗嘱。这位老人就是我国南宋著名爱国志士、大诗人陆游。(板书:陆游)你们了解陆游吗?

  陆游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那他临终那夜留给儿子的遗嘱到底是什么内容。同学们不妨猜一下,他或许会交代什么?那么陆游在临终前到底要告诉儿子什么呢,下面先听老师朗读这首诗,看看你能听出些什么?

  (二)初读诗歌,整体把握。

  教师范读古诗

  学生自由练读。

  指名朗读

  通过朗读,找出诗歌的情感线索——悲,从而整体体验古诗情感,把握古诗朗读的基调。

  (三)小组探究学习,理解诗义。

  读诗要知道诗的意思,你能根据下面的注释自己去理解。自己去说一说,自己说好了,就与同桌说一说。师巡视 。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使学生主动地研究古诗的意思,并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而且通过古诗知识点的教学,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四)品读古诗,体会诗人情感。

  出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指名说这两句的意思 。

  师:注意这两个字的意思

  出示:元——原来、本来 同——统一

  师:死去了什么都是空的,哪些东西是空的?

  师:但是有一件事使作者放不下,感到很悲,是什么?

  师:接下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宋朝的历史。南宋的皇帝叫赵勾,是个软弱无能的皇帝。当时战乱频繁,金兵频频进犯,宋军节节败退。由于战败,后来宋朝政府拱手把当时的首府开封,送给了金兵,自己退到了杭州。但仍不思救国。至使整个国家山河东一块西一块被金兵占领,山河破碎。而陆游就生活在这样国破家亡的年代。

  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而悲了吗?指名说

  师概括:这是山河破碎之痛

  你能把这种痛读出来吗?指名读诗

  我们来读一首诗人68岁时写的一首诗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可是这么壮丽的山河却被敌人占领着,你的心情怎样?

  仅仅是为这个悲痛吗?还为什么悲?从后两句你读懂了什么?指名说 (农民很悲伤…… )

  师:你觉得诗人还为什么悲?随即板书:遗民眼尽哀

  带着这种哀痛你再读读这两句,你会有更深的体会。

  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统治者都在干什么?我们一起去临安看一看

  出示:《题临安邸》 :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只把杭州作汴州。

  指导朗读

  问:他们在干什么? (他们在寻欢作乐 ;他们在游山玩水 ;过着奢侈的生活)

  师: 那么诗人“但悲不见九州同”,还悲的是( )、( )、( )。谁来带着这些情感再读一读。

  诗人死前仅仅告诉儿子这些吗?还有什么?读后两句诗,指名说

  师: 是呀, 生前爱国,临死“但悲不见九州同”,死后还要子孙告诉他“王师北定中原日”,这是一种( )情怀 ——板书:爱 国


相关阅读
1 陆游宋词《谢池春》原文翻译赏析

引导语:南宋大诗人陆游的《谢池春》,这首词表达了陆游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现实的失望,是他杰作之一。我们一起来阅读学习。 【原文】 谢池春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 【查看全文】

2 陆游:南乡子·归梦寄吴樯

《南乡子归梦寄吴樯》 作者:陆游 原文: 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 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 烟树参差认武昌。 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 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 却恐 【查看全文】

3 甄选陆游的古诗

1、《谢池春》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狼烟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多来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 【查看全文】

4 陆游妾《生查子·只知眉上愁》赏析

引导语:陆游妾的《生查子只知眉上愁》这首诗开头只知眉上愁,不识愁来路两句写她揽镜自照,只见双眉紧蹙,眉上生愁,但又不知愁从何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原文赏析,欢迎大家 【查看全文】

5 陆游词《冬夜读书示子聿》原文赏析

引导语: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一首教子诗,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下面是原文翻译以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冬夜读书示子聿》 朝代:宋代 【查看全文】

6 陆游爱国诗

1.《示儿》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书愤》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 剧盗曾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