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
陆游
乌桕微丹菊渐开,天高风送雁声哀。
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
【注】并刀:并州出产的剪刀。并州,东汉州名,古时并州以产剪刀著名。
考题:
1.本诗作者描绘了何种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炼字炼句角度,点评“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作者借物写景,以富有代表性的典型景物,如乌桕、菊花、鸿雁、天空等,生动明快地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形象鲜艳的秋景图。表达了作者轻松愉悦之情。
2.作者以“并刀”比喻“诗情”的敏锐,新颖别致,给人以清新的感觉;一个“剪”字,锤炼精当,化无形为有形,形象逼真,充分表现了诗人构思的敏捷。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著名爱国诗人。生于1125年,陆游自幼好学不倦,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20岁时与唐琬结婚,后被其母强行拆散。这种感情伤痛终其一生,《钗头凤》、《沈园》等名作即是为此。29岁时,赴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应锁厅试,名列第一,因居秦桧孙子之前,又因他不忘国耻“喜论恢复”,竟在复试时被除名。后得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和蜀州、嘉州、荣州代理通判、知州等职。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淳熙五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在江西任上,当地发生水灾,他“草行露宿”,亲到灾区视察,并“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不料却固此触犯当道,竟以“擅权”罪名罢职还乡。陆游在家闲居6年后,又被起用为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州。淳熙十五年,陆游在严州任满,卸职还乡。不久,被召赴临安任军器少监。次年,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于是他连上奏章,谏劝朝廷减轻赋税,结果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罢官。此后,陆游长期蛰居农村,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辞。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学习:
1、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原文翻译及鉴赏
2、陆游诗作《书愤五首其一》
3、陆游《示儿》优秀教学设计
4、陆游《钗头凤·红酥手》的故事及赏析
5、陆游诗《临安春雨初霁》审美赏析
6、陆游教子“学贵身行道”
相关阅读
1 陆游《示儿》课后反思
古诗《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之作: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简短的几句话,饱含着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读这样的诗, 【查看全文】
2 陆游诗示儿引导语:示儿就是给儿子们看的意思,下面是有关陆游的《示儿》诗的内容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示儿》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 【查看全文】
3 陆游示儿赏析引导语:《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前对儿子的遗嘱。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表达的是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的是诗人满腔的悲慨。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 【查看全文】
4 陆游《感皇恩》宋词原文赏析引导语:陆游是中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感皇恩》,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感皇恩 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漠漠孤云未成雨。数声新雁,回首杜 【查看全文】
5 陆游《病起书怀》赏析病起书怀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 【查看全文】
6 陆游的诗句1、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临江仙离果州作》 2、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太息宿青山铺作》 3、水流云散各西东。《临江仙离果州作》 4、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