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赏析

发布时间:2018-02-18

  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陆游

  风怒欲拔木,雨暴欲掀屋。

  风声翻海涛,雨点堕车轴。

  拄门那敢开,吹火不得烛。

  岂惟涨沟溪,势已卷平陆。

  辛勤蓺宿麦,所望明年熟;

  一饱正自艰,五穷故相逐。

  南邻更可念,布被冬未赎;

  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

  【赏析】

  陆游的抗战思想此时受到当权派的排挤,生活潦倒不堪,但他坚定自身的信念,不与朝廷权贵同流合污.他通过本诗对比控诉了那种贫富悬殊、苦乐迥异的不合理现象,大有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遗风。

  【陆游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官宦家庭,陆游的高祖是宋仁宗时太傅陆轸,祖父陆佃,父亲陆宰,他诞生于宋金战争的烽火之中,从小饱尝了颠沛流离的痛苦,同时也受到了父亲陆宰等士大夫爱国思想的熏陶,形成了忧国忧民的思想。他十余岁就熟读了陶潜、王维、岑参和李白的诗篇,有“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的好学精神,12岁便能诗文,有“小李白”之称。17岁便有诗名。25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曾几学诗,确定了他爱国诗歌的基调。二十九岁那年,赶赴临安应试,因名居秦桧孙子秦埙之前,触怒秦桧,遭到黜落,秦桧死后三年才被启用。

  他始终坚持抗金,1158年(绍兴二十八年)入闽任宁德县主簿.据《宁德县志》卷三《宦绩》中记载:“陆游,字务观,即放翁也┅┅绍兴二十八年任邑薄,有善政,百姓爱戴”。在宁德的南漈山上建有陆游塑像。浙江绍兴的鉴湖村内也有陆游塑像。曾任镇江隆兴通判。1170年(乾道六年)入蜀,任夔州通判。1172年(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后官至宝章阁待制。 陆游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要求“赋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事宜覆大商”,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


相关阅读
1 书愤陆游译文和鉴赏

回看《书愤》整首诗,可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以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陆游书愤译文和鉴赏,更多杂文阅读请关注应届毕业生文学网。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 【查看全文】

2 陆游的四句诗有哪些

春日——陆游 怕见公卿嬾入城,野桥孤店跨驴行。 天公遣足看山愿,白尽髭须却眼明。 春日——陆游 桃花轻薄柳花狂,蛱蝶翩翩燕子忙。 惟有龟堂无一事,闭门白日不胜长。 示儿 【查看全文】

3 陆游示儿的意思

《示儿》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鉴赏: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 【查看全文】

4 鹊桥仙·华灯纵博

鹊桥仙华灯纵博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 【查看全文】

5 示儿 陆游表达了

引导语:《示儿》是秦观在南宋宁宗嘉定二年(1210)除夕前夜,临终前留下来的最后一首绝笔诗。从他两岁时北宋灭亡,到他85岁即将去世,北方大好山河始终没能收复。他原本知道死去 【查看全文】

6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