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陆游)阅读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18-02-18

  导语: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感皇恩(陆游)阅读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感皇恩

  陆游

  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漠漠孤云未成雨。数声新雁,回首杜陵何处。壮心空万里,人谁许。

  黄阁紫枢,筑坛开府。莫怕功名欠人做。如今熟计,只有故乡归路。石帆山脚下,菱三亩。

  (1)上片用那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作者是如何写景的?

  (2)本词体现出的作者心情是矛盾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1)【答案】上片用“秋空”“江渚”“漠漠孤云”“雁声”等意象营造了冷清开阔的意境。作者采用视听结合的方法,先写视觉所见的“秋空”“江渚”“漠漠孤云”,接着写听觉,并由“雁声”引出作者的联想

  【解析】本题两个要求。(1)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找出意象不难体悟出其中“清冷”与“开阔”之意境。(2)对艺术特点的鉴赏,可从三个方面想: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本题从表达方式中的写景角度分析。

  (2)下片前两句说用不着自己怀抱壮志去担当大任,后两句又说再三思忖只有辞官东归,回到故乡山阴的石帆山下,去种三亩菱为生,实际上这是积极的理想找不到出路,被迫要作消极的归隐之计,所以前两句只不过是愤激的反语罢了,而实际上,是一种更为曲折、更为深沉的感慨,后两句也是闲淡中抑制着内心的愤激,深藏着内心的痛苦罢了,体现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可从意象、意境、形象入手分析。应注意“知人论世”,结合作者的生平来体会。

  【诗歌鉴赏】

  这首词,是作者离蜀东归以前,感叹壮志未成,思念家乡时所写下的。上片以写景起而以抒情终;下片以抒情起而以情景结合终。

  在一个初秋的阴天,作者登上了江边的一个小阁,仰望初秋的天空看见迷蒙的云气还没有浓结到要化成雨点的样子,俯视下面可以看到江水和沙渚,境界是开阔的,并带着些静默与冷清。作者只轻轻地把它描写成“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漠漠孤云未成雨”,概括了登高之事和周围环境,并描写视觉中景物,化用了王勃《滕王阁》“滕王高阁临江渚”的诗句。“数声新雁,回首杜陵何处。”是写听觉,并由此引出作者的联想。雁是“新雁”,知秋是“新秋”;云是“孤”云,雁只“数”声,“数”字中也反映出主客观的孤独意象的两相契合。杜陵,在长安城东南,秦时为杜县地,这里用杜陵指代长安。陆游急切地盼望南宋统治者能从金人手里收复长安,寄托其收复故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壮心空万里,人谁许!”空有从军万里的壮怀,而无人相许,申明“回首”句的含意,这里的描写从含蓄的寄概到激昂的抒情。

  过片时用了“黄阁紫枢,筑坛开府,莫怕功名欠人做”。黄阁、紫枢,指代宰相和枢密使,是宋代最高文武官吏。第三句说不怕这种职位无人可当,意即用不着自己怀抱壮志与准备担当大任。这三句词,说得很平淡,很坦然,那么他真的会这样轻易放弃自己的壮志、他真的相信一般的将相也能够担负恢复祖国统一大业的重任吗?不!这只不过是诗人愤激的反语罢了。“如今熟计,只有故乡归路。石帆山脚下,菱三亩。”这里说的是现在再三思忖只有辞官东归,回到故乡山阴的石帆山下,去种三亩菱为生。这是积极的理想找不到出路,被迫要作消极的归隐之计,所以最后出现一个江南水乡的图景。痛苦的心情融化于优美的自然景物,表面上是景美而情淡,实际上是闲淡中抑制着内心的愤激,深藏着内心的痛苦罢了。

  这是陆游的一首要用归隐的办法来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词作,情景结合,作者的心情在这首词中表现得看似闲淡,但其意境是曲折的,感慨是深沉的。


相关阅读
1 陆游的资料

中文名称: 陆游 又 名: 陆放翁 性 别: 男 生 卒 年: 1125~1210 国 别: 中国 正式发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钗头凤 生平简介 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祖父 【查看全文】

2 陆游诗《示儿》教学反思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前对儿子的遗嘱。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表达的是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的是诗人满腔的悲慨。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 【查看全文】

3 书愤五首·其一 陆游

引导语:《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是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这已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想那山河破碎,中原 【查看全文】

4 《卜算子 咏梅》陆游

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整首词十分悲凉,尤其开头渲染了一种冷漠的气氛和他那不畏强权的精神。 卜算子 · 咏梅① 驿外②断桥③边,寂寞④开无主⑤。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⑥风和 【查看全文】

5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译文及赏析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 【查看全文】

6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赏析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积贫积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