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书愤》的典故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8-02-18

  引导语:《书愤》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五首七言律诗,其中第一首是作者的经典作品之一,那么其中有哪些典故呢?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是小编收集的相关的知识信息,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陆游《书愤》的典故: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这是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冬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下,企图从瓜州渡江南下攻建康(今南京),被宋军击退。第二年,宋将吴璘从西北前线出击,收复了大散关。楼船,高大的战船。瓜州,在今江苏邗江南大运河入长江处,为江防要地。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军事重地。

  塞上长城:南朝宋时名将檀道济。

  “塞上长城”是用南朝宋文帝冤杀大将檀道济,檀在死前怒斥“乃坏汝万里长城”的典故。这里作者用作自比,现比喻收边御敌的将领。

  出师一表:指诸葛亮在蜀汉建兴五年(227)三月出兵伐魏前所作《出师表》

  书愤五首·其一(早岁那知世事艰)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

  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艰难,

  北望被金人侵占的中原气概有如高山。

  赞赏刘锜等曾乘着高大的战舰在雪夜里大破金兵于瓜州渡口,

  吴璘等也曾骑着披甲的战马在秋风中大败金兵于大散关。

  我白白地自认为是边防上的长城,

  对镜照看衰老的头发早已花白。

  《出师表》这篇文章真是举世闻名,

  千载以来谁能与诸葛亮相比!

  注释

  ①书愤:抒发义愤。 书:写。

  ②早岁:早年,年轻时。

  ③气如山:指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有如山岳。

  ④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是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冬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下,企图从瓜州渡江南下攻建康(今南京),被宋军击退。第二年,宋将吴璘从西北前线出击,收复了大散关。楼船,高大的战船。瓜州,在今江苏邗江南大运河入长江处,为江防要地。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军事重地。[1]

  ⑤塞上长城:南朝宋时名将檀道济。“塞上长城”是用南朝宋文帝冤杀大将檀道济,檀在死前怒斥“乃坏汝万里长城”的典故。这里作者用作自比,现比喻收边御敌的将领。

  ⑥出师一表:指诸葛亮在蜀汉建兴五年(227)三月出兵伐魏前所作《出师表》。

  ⑦衰(shuāi)鬓:苍老的鬓发。

  ⑧空自许:白白地自许

  ⑨堪:能够。

  ⑩伯仲间:意为可以相提并论。伯仲,原是兄弟长幼的次序,引申为衡量人物差等之意。

  11.楼船:战舰。

  12.名世:名传后世

  写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书愤》两首诗为陆游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所写,此时他已是61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5年,直到这一年春天,又被起用,任命为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这两首七律即写于此时。

  鉴赏

  本诗系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

  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其中颔联撷取了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浓厚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又妙在对仗工整,顿挫铿锵,且一气贯注,组接无痕,以其雄放豪迈的气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联。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当英雄无用武之地时,他会回到铁马金戈的记忆里去的。想当年,诗人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有如山涌,何等气魄!诗人何曾想过杀敌报国之路竟会如此艰难?以为我本无私,倾力报国,那么国必成全于我,孰料竟有奸人作梗、破坏以至于屡遭罢黜?诗人开篇一自问,问出多少郁愤?

  后四句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尾联以诸葛亮自比,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起,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再看尾联。亦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一表真名世”,但终归名满天宇,“千载谁堪伯仲间”。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仿诸葛亮,施展抱负。

  回看整首诗歌,可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以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


相关阅读
1 《梅花绝句 (陆游) 》阅读答案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生于1125年, 陆游自幼好学不倦,12岁即能诗文,荫补登仕郎。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 【查看全文】

2 陆游钗头凤翻译

引导语:《钗头凤红酥手》是陆游的一首悲伤的爱情诗,下面是小编收集的这首诗的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钗头凤红酥手》 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 【查看全文】

3 陆游名句大全摘抄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位卑未敢忘忧国。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 【查看全文】

4 《陆游.落梅》赏析

落梅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醉折残梅一两枝,不妨桃李自逢时。 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 【查看全文】

5 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引导语: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间接经验是人们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的途径。直接经验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是获取知识更加重要的途径。下面是相关 【查看全文】

6 陆游为什么会向往做茶神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人,南宋时著名爱国诗人。梁启超称之为“亘古男儿一放翁。”他的诗有高超艺术成就,被誉为小李白,又有极深厚的社会内容,被赞为诗史。南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