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改文文言文翻译

发布时间:2017-12-13 00:00

  导语: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以下是欧阳修改文文言文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欧阳修改文文言文原文

  欧阳公在翰林时,常与同院出游。有奔马毙①犬,公曰:“试书其一事。”一曰:“有犬卧于通衢②,逸马③蹄而杀之."一曰:”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弊。“公曰:”使子修史④,万卷未已也。“曰:”内翰⑤云何?“公曰:”逸马杀犬于道。相与⑥一笑。

  注释

  1.毙:杀死。这里指踏死。

  2.通衢(拼音:qú):通往各处的大道,四通八达的大街。

  3.逸马:奔马。(正在奔跑着的马)

  4.修史:编该史书。

  5.内翰:翰林的别称,指欧阳修。

  6.相与:互相,一起。

  欧阳修改文文言文翻译

  翻译一

  欧阳修在翰林院时,常常与同事们出去郊游。一次,有一匹奔马踏死了一条狗。欧阳修说:“各位尝试写下这件事。”一个同事说:“有条狗睡在大路上,一匹奔跑的马用马蹄踩死了它。”另一人说:“一匹马在大路上奔跑,路上睡着的狗碰上了,给踩死了。”欧阳修说:“如果让你们编写史书,一万卷也不止。”同事们问:“欧阳公如何写?”欧阳修说:“奔马在大路上踩死了一只狗。”大家相互会心地笑了。

  翻译二

  一天,欧阳修骑马送客回来,看见一群人正围着一条奄奄一息的大黄狗议论纷纷。一问,才知道刚才有一匹脱缰烈马飞驰而过,这大黄狗卧在路上竟被马踩死了。

  欧阳修回到家里,恰巧有两个青年拿着文章来请他批改。他看了看,觉得文章写得都还可以,只是语言罗唆些。他放下文章,笑着问两个青年:“刚才,大路上有一匹奔马把睡卧在路上的一条大黄狗踩死了,你们知道吗?”

  两位青年齐声答道:“知道。”

  “你们能用最精炼的话把这件事写出来吗?”

  “能。”

  于是欧阳修给他们每人一张纸,一支笔,让他们写。

  不一会儿,一个青年写好了。欧阳修见他写的是:“劣马正飞奔,黄犬卧通途。马从犬身践,犬死在通衢。”欧阳修摇了摇头,认为文字太多,而且重复。二十个字中有两个“马”字,三个“犬”字,而且“通途”和“通衢”意思也重复。

  他又看另一位青年写的。见上面共十一个字:“有犬卧通衢,逸马踏而过之。”欧阳修仍不满意。他拿起笔来圈掉了九个字,添了四个字,仅用六个字就把这件事叙述清楚了。那两个青年看完都说:“改得好!真是一个字也不能再添,一个字也不能再少了。”

  欧阳修语重心长地说:“写文章,一字一词都要推敲,务求简洁,不可罗唆。你们文章的毛病,也就在这里呵!”

  两个青年想想他说的话,看看他改得文,都感到受益匪浅。


相关阅读
1 欧阳修采桑子的诗意

欧阳修晚年退居州颍州,极喜爱颍州西湖的景色,在此写下这十首词,其中前九首写景,最后一首抒情。欧阳修采桑子的诗意是什么?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采桑 【查看全文】

2 欧阳修《正统论》的史学价值

欧阳修《正统论》写的是什么呢?它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正统论是中国史学史上影响非常深远的一个史学观念,历史上对我国历代王朝的正位与闰位的论定一直都是一个 【查看全文】

3 欧阳修阅读训练及翻译

欧阳修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 【查看全文】

4 踏莎行·候馆梅残的赏析

这首词是著名诗人欧阳修的代表作,写到了远走他乡的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下面和小编一同赏析一下吧。 踏莎行候馆梅残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 【查看全文】

5 欧阳修的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商周时期已露端倪,它主要体现在对民众社会价值的承认和社会地位的重视以及关注民众生活。北宋欧阳修的民本思想体现了我国传统 【查看全文】

6 欧阳修丰乐亭记阅读理解及答案分析

阅读欧阳修的《丰乐亭记》,完成文后题目。(14分) 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