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欧阳修诗词鉴赏

发布时间:2018-01-01 00:00

  采桑子

  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

  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

  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欧阳修词作鉴赏

  此词描绘颖州西湖波平十顷、莲芰香清的美景,表达了词人寄情山水的志趣。全词即景抒情,词风清疏峻洁,意境清淡平和,给人以极高的艺术享受。

  “残霞夕照”是天将晚而未晚、日已落而尚未落尽的时候。“夕阳无限好”,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歌咏过这一转瞬即逝的黄金时刻。欧阳修没有直写景物的美,而是说“霞”已“残”,可见已没有“熔金”、“合璧”那样绚丽的色彩了。但这时的西湖,作者却觉得“好”。好就好“花坞苹汀”。残霞夕照下所看到的是种花池里的花,长水边或小洲上的苹草,无一字道及情,但情却寓于景中了。“十顷波平”,正是欧阳修另一首《采桑子》里写的“无风水面琉璃滑”。波平如镜,而且这“镜面”浩渺无边。“野岸无人舟自横”,这句出自韦应物《滁州西涧》诗“野渡无人舟自横”。作者改“渡”为“岸”,说明“舟自横”是由于当日的游湖活动结束了,因此这“无人”而“自横”的“舟”,就更衬托出了此刻“野岸”的幽静沉寂。

  “西南月上”,残霞夕照已经消失。月自西南方现出,因为不是满月,所以虽“浮云散”之后,这月色也不会十分皎洁。这种色调与前面的淡素画图和谐融洽,见出作者用笔之细。“轩槛凉生”,这是人的感觉。直到这时才隐隐映现出人物来。至此可知,上片种种景物,都是这“轩槛”中人的目之所见,显然他这里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这里,作者以动写静,一切都是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使人们仿佛置身红尘之外。

  “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水面风来”,既送来莲香,也吹醒了人的醉意。原来他喝醉了酒,就这么长时间地悄无声息地沉浸“西湖好”的美景中。这位颍州西湖的“旧主人”怀着无限深情,谱出了一曲清歌。

  欧公此词中借啸傲湖山而试图忘记仕途的坎坷不平,表达了视富贵如浮云的情趣。词中用语平实却极有表现力。


相关阅读
1 欧阳修的词《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这首词通篇写景,不带明显的主观感情色彩,在孤寂体味静谧,是这首词异于一般咏春词的独到之处。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查看全文】

2 欧阳修 生查子·元夕赏析

这是首相思词,上阕写去年元夜的事情,下阕写今年元夜的情景。描写了作者昔日一段缠绵悱恻、难以忘怀的爱情。全诗如下: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 【查看全文】

3 欧阳修传原文及翻译

《欧阳修传(最新修订版)》以诗入传,细致入微地详述了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六十六年的传奇人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欧阳修传的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的阅读。 原文 : 欧阳 【查看全文】

4 欧阳修的故事分享

欧阳修与王安石、苏轼两人同为北宋名臣、文学家,且在散文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同处“唐宋八大家”之列。以下是欧阳修的故事分享,欢迎阅读。 欧阳修的故事分享1 欧阳修四岁那 【查看全文】

5 关于欧阳修的文言文阅读题目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庆历三年秋,天子召政事之臣八人,问治天下其要有几,施于今者宜何先。八人者皆震恐失位,俯伏顿首。于是诏书屡下,劝农桑,责吏课,举贤才。其明 【查看全文】

6 戏答元珍原文以及翻译

欧阳修对政治上遭受的打击心潮难平,写下了这首诗。故在诗中流露出迷惘寂寞的情怀,但他并未因此而丧失自信、而失望,而是更多地表现了被贬的抗争精神,对前途仍充满信心。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