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的《长相思·苹满溪》是一首著名的送别词,在《长相思·苹满溪》词作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怎样的情感呢?
《长相思·苹满溪》
年代: 宋 作者: 欧阳修
苹满溪
柳绕堤
相送行人溪水西
回时陇月低
烟霏霏
风凄凄
重倚朱门听马嘶
寒鸥相对飞
这是一首意境凄迷朦胧的送别词。全词以景语结情,熔情入景。词中选取满溪之蘋绕堤之柳、低垂之月、霏霏之烟、凄凄之风、寂寒之鸥等景象,营造出一个朦胧的境界,有效地渲染、烘托出送者凄迷的心境。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使得本词获得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在送别词中别具一格。
起首一句,写送行途中所见景象。“蘋满溪。柳绕堤。”青蘋满溪,其含意无异于芳草萋萋,亦是关别情。垂柳绕堤,则暗示沿曲曲溪柳送行之远。熔情入景 ,寓事于景,意蕴包孕很丰富,语言却极简练,只六个字 。“相送行人溪水西 ”承上,点明送行之事,也点明全词的词旨。千里送行,终有一别,“溪水西”就是送者不得不止、行人终于别去之处。无限凄惘 ,见于言外 ,因为水西一别,行人已经渐行渐远 ,则送者不得不返。歇拍即写送者归来所见景象:“回时陇月低。”陇月即山月,山月低垂,则天将拂晓。可见,送行之时是在拂晓之前。古人远行,多启程于黎明之前甚至夜半时分。“回时”二字,写送者沿送行原路折回 。方才顺此路送行 ,此时逆此路返回,却是孤身一人,唯有低垂之陇月,照见形单影只而已。“陇月低”三字,妙在景物之特征与情感之特征相似。此句陇月之低垂,与送者心情之低沉,特征完全相同;低垂的陇月,正象征着低沉的心情。
上片描写送别情境,下片则转写别后情境。过片两句,纯为景语,写的是:拂晓之后,山水原野,烟霭霏霏笼罩,寒风凄凄交加。而送者的心灵,同样笼罩在凄迷怅惘之中 ,这景语又正象喻着心情 。这两句不但有景象吻合心情之妙,而且有声情吻合词情之妙。这两句共六字,字字皆阴平,构成凄凉之调,读来愈觉其凄楚。“重倚朱门听马嘶”写:送者已回到家门,可是仍不能平静,因为家门反而触动了伤心怀抱,所以送者转过身来,背靠朱门,面向远方,重新举目眺望行人所去的方向,可是,只听得路上过往的马嘶声,再也不见那人的影子,声声马嘶想必紧揪着送者的心。结句“寒鸥相对飞”将凄迷的词情推到极致 :此时 ,天地间唯有那霏霏晓烟中飞来飞去的寒鸥,与孤独的送者相对。人鸥相对,只是一片静默而已;这静默之中,包含着无限的悲哀。此句还含蓄地点出送者为女性 ,行人为男性 。温庭筠《河传》词云:“若耶溪,溪水西,柳堤,不闻郎马嘶”,可与此词参看。抒情主人公送行归家,闻路上马嘶声,犹倚门倾耳而听 。一个“ 听”字,写出其心动神驰之状,而一个“重”字,则其念兹在兹之情亦可想。骑马去者必为情郎,则“倚朱门”者自是怨女。对此作者偏不于明处交代,只从“听马嘶”一幕曲折透出。
相关阅读
1 欧阳修改文文言文翻译
导语: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以下是欧阳修改文文言文翻译,希望能够 【查看全文】
2 蝶恋花 欧阳修答案《蝶恋花》烘托了女子终鲜同情之侣、怅然若失的神态,语言更是流美,意蕴更是深厚。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查看全文】
3 采桑子欧阳修这篇采桑子欧阳修阅读答案是由小编L.L为您收集整理,希望通过这些阅读练习和答案,能帮助同学们把握语文阅读的特点,进而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祝同学们 【查看全文】
4 临江仙 欧阳修《临江仙》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其中《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表达欧阳修与友人重逢而感到喜悦的心情。 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 【查看全文】
5 采桑子翻译欧阳修简写《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先生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颖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采桑子翻译,大家可以参 【查看全文】
6 欧阳修诗歌风格分析引言:: 欧阳修主要是继承了韩愈那平易流畅中富曲折变化、文从字顺、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下面就是小编分析欧阳修诗歌作品风格,欢迎大家阅读! 欧阳修不仅是一代散文大家,在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