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欧阳修

发布时间:2016-10-19 00:00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这首词,为宋代词人欧阳修所作,上片写端午节的风俗,下片写端午节人们的行为的风俗。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译文

  五月是石榴花开得季节,杨柳被细雨润湿,枝叶低低沉沉地垂着。人们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

  这一天正是端午,人们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不时的,窗外树丛中黄鹂鸟儿鸣唱声,打破闺中的宁静,打破了那纱窗后手持双凤绢扇的睡眼惺忪的女子的美梦。

  注释

  妖艳:红艳似火。

  生绡:未漂煮过的丝织品。古时多用以作画,因亦以指画卷。

  浴兰:见浴兰汤。

  简介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这首词,欧阳修描写了过端午风俗习惯:吃多角粽、饮菖蒲酒、沐香花浴。然而,主笔却是写了一个深闺女子的生活:用五色新丝心有缠裹的粽子,并且由金盘盛着,由侍婢送进,还要洗一个香花澡,然后睡了一个香梦,而想不到的是被黄鹂声唤醒。

  创作背景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赏析

  上片写端午节的风俗。用“榴花”“杨柳”“角粽”等端午节的标志性景象,表明了人们在端午节的喜悦之情。

  下片写端午节人们的沐浴更衣,饮下雄黄酒驱邪的风俗。后面紧接着抒情,抒发了一种离愁别绪的青丝。

  欧阳修《渔家傲》写的闺中女子,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间:享用粽子后,未出阁的姑娘,在家休息,梦醒后想出外踏青而去。抒发了闺中女子的情思。


相关阅读
1 欧阳修诗集阅读训练及答案

(2012·山师附中冲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 【查看全文】

2 欧阳修苦读文言文原文翻译

欧阳修苦读,中国古代勤学励志的典故之一,我们看看下面的欧阳修苦读文言文原文翻译,大家一起阅读吧! 欧阳修苦读文言文原文翻译 《欧阳公事迹》 【原文】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 【查看全文】

3 欧阳修的三则小故事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下面是欧阳修的三则小故事,欢迎参考阅读! 一、巧对过关 欧阳修四岁那年,父亲在江苏泰州判官任上去世, 【查看全文】

4 醉翁欧阳修民间传说小故事

欧阳修的父亲早逝,家庭贫困,母亲教年少的儿子学问时,没有纸笔,就用芦荻为笔,在沙地上画出字来教授给他。母亲曾经对他讲述其先父的事迹:“你父亲在世的时候是一个小官吏 【查看全文】

5 欧阳修《秋声赋》文言知识

《秋声赋》写于作者五十三岁时,即宋仁宗嘉佑四年。下面给大家搜集整理了欧阳修《秋声赋》文言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欧阳修《秋声赋》文言知识 秋声赋——欧阳修(北宋) 欧 【查看全文】

6 欧阳修诲学原文翻译

《欧阳修诲学》是欧阳修创作的文学作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欧阳修诲学原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