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引 王安石

发布时间:2018-02-10

  《千秋岁引 秋景》

  作者:王安石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它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漫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题目:

  (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其中两种。(4分)

  (2)这首词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词的内容,指出其中两种并作具体分析(4分)

  (3)本词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对此加以概括。

  (4)本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联系全词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4分)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①宦游思乡的悲凉;②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怀念;③缰利锁,缚人手脚;世情俗态,耽搁了自由生活的感慨。(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2)(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①融情于景,借景抒情。上片以写景为主,像是一篇凄清哀婉的秋声赋,又像是一幅岑寂冷隽的秋光图。旅舍客馆本已令羁身异乡的客子心中抑郁,而砧上的捣衣之声表明天时渐寒,已是“寒衣处处催刀尺”的时分了。 “孤城画角”则是以城头角声来状秋声萧条。

  ②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孤城画角”唤起了人们对空旷寥阔的异乡秋色的联想。下面接着说:“一派秋声入寥廓”,“一派”本应修饰秋色、秋景,而借以形容秋声,正道出了秋声的悠远哀长,也能给人以空间的广度感,燕子东归,大雁南飞,都是秋日寻常景物,而燕子飞往那苍茫的海上,大雁落向平坦的沙洲,都寓有久别返家的寓意,自然激起了词人久客异乡、身不由己的思绪。

  ③用典。“楚台风”用典。宋玉《风赋》中说:楚王游于兰台,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庾楼月”亦用典。《世说新语·容止》中说:庾亮武昌与诸佐吏殷浩之徒上南楼赏月,据胡床咏谑。这里以清风明月指昔日游赏之快,而于“宛如昨”三字中表明对于往日的欢情与佳景未尝一刻忘怀。

  ④直抒胸臆。下片以议论的方式表达了为功名利禄所缚、失去自由随心生活的无奈,有对生活的顿悟,对宦游生活的追悔之意。

  (3)上片借“角声”“燕”“雁”等意象,描写了一幅凄清、冷寂、哀伤的秋光图。

  (4)①久客异乡、思盼归家但又身不由己的思绪。旅舍客馆令羁身异乡的客子心中抑郁,砧上的捣衣之声成了离愁别恨的象征,“角声”“燕”“雁”都寓有久别归家之意。②倦意官场(或被名利所缚)。“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名缰利锁,缚人手脚,世情俗态,耽搁自在生活。③借对昔日欢会、空负情人期约的描写,表达对无拘无束的百姓生活的留恋与向往之情。其深层借以抒发自己对政治的厌倦之情。④历经沧桑后欲寄情山水(或:心归自然)而不得的痛苦之情。欲在景中寄托情感而不得。


相关阅读
1 王安石写的泊船瓜洲

引导语:《泊船瓜洲》是一首典型的乡愁诗。因为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恢意懒的王安石,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 【查看全文】

2 王安石《伤仲永》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学习并掌握之于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的情况。 3、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4、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学习重 【查看全文】

3 王安石的咏杏诗有

引导语:王安石的咏杏诗有纵被东风吹伏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的诗句。下文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资讯,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小题1: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小题2: ,虫声新透绿 【查看全文】

4 王安石待客阅读及答案

引导语:王安石的《待客》主要讲了什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这首诗的原文阅读及答案,我们一起来阅读学习。 【原文】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 【查看全文】

5 王安石变法革新

庆历新政失败以后,北宋的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官僚地主大量兼并土地,他们有的享有免役特权,有的利用权势瞒产漏税,沉重的赋役都压到农民身上。再加上政府每年还要付给辽国和 【查看全文】

6 王安石《梅花》课后反思

《梅花》是北宋王安石咏梅的一首名作,写了梅花洁白幽香的特点,赞扬梅花不畏寒冷的坚强品质。全诗仅20个字,但读后令人眼前宛然有一枝傲雪白梅,幽香沁人心脾。如何引领刚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