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中考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18-02-10

  (甲)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5.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2分)

  ①余 闻 之 也 久

  ②非 复 吴 下 阿 蒙

  6.下面加点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忽啼求之 何陋之有 B.稍稍宾客其父 窥镜,谓其妻曰

  C.蒙辞以军中多务 未尝稍降辞色 D.结友而别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①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 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

  ③即更刮目相待 更:

  8.翻译。(5分)

  ⑴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3分)

  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分)

  9.乙文的题目是编者加的。请根据文意,另选角度为乙文拟一个题目,并说明理由。(3分)

  【答案】5.(2分)①余闻之也/久 ②非复/吴下阿蒙

  6.(3分)B(A项代词/助词,提宾标志 B项代词 C项推托,借口/言语 D项表顺承/表转折)

  7.(3分)①相当,符合 ②牵,拉(或 “通‘攀’,牵,引”) ③重新

  8.(5分)⑴(3分)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欣赏)的地方。(省略句、“就”、“可观”各0.5分)

  ⑵(2分)我哪里想让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啊!(答“我难道……吗”也可)(“岂”、“治”各0.5分)

  9.(3分)示例一:吕蒙读书 乙文主要讲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勉下发愤读书、长进才略的故事。 示例二:鲁肃识人 乙文主要是从鲁肃的角度阐释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的道理。(拟题1分,理由2分,言之成理即可 从孙权角度作答最多只得2分)


相关阅读
1 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鉴赏

《桂枝香金陵怀古》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词作。此词通过对金陵(今江苏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上阕写登临金陵 【查看全文】

2 王安石登飞来峰答案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阅读训练】: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 【查看全文】

3 王安石变法的悲剧

王安石的变法政策无一不从良好愿望出发,但改革光靠非理性过头的激情,光顾自己一逞政治抱负,而把百姓生存置于不顾是行不通的。一种变法,无论其富国强兵的主旨如何宏大,如 【查看全文】

4 梅花古诗王安石拼音

引导语:《梅花》是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灰意懒的王安石变法的新主张被推翻,已经历了两次辞相两次再任,非常郁闷是所创作的,下面是小编整理这首诗的原文拼音,欢迎大家阅读 【查看全文】

5 王安石终生不纳妾只有一妻

王安石生活在北宋年间,不仅当了八九年宰相,还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在政坛、文坛上都是一个能呼风唤雨的人,北宋又是个讲究享受的时代,文官地位高、生活奢侈,娶三五个老 【查看全文】

6 《壬辰寒食 王安石》阅读答案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觅②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王安石任舒州通判的当年,长兄宜州司户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