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王安石

发布时间:2018-02-10

  《登飞来峰》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鉴赏:

  《登飞来峰》层次井然,安排稳妥。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前,据《杭州图经》:峰自天竺飞来,故名。而峰上更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

  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转句直入情语,着“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结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转、结二句,绝妙情语,亦千古名句;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从全诗看,“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胸襟境界,只有登上天外飞来的高峰才触发得出;但无“闻说鸡鸣见日升”作铺垫,亦引不出此等胸襟境界。只有登上“飞来峰上千寻塔”,才能用见日出闻天鸡的故实;也只有在天外飞来的高峰见日出闻天鸡,才能导出不畏末俗乱真、站得高看得远的胆识气概。思绪条贯,勾连紧密;天衣无缝,一气呵成;前后关照,浑然一体。


相关阅读
1 王安石《泊船瓜洲》的版本及创作背景

引导语:北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它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了解与学习这首诗的版本及创作背景。 《泊船瓜洲》的版本 王 【查看全文】

2 王安石的诗词

1.《诉衷情莫言普化祗颠狂》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莫言普化祗颠狂。真解作津梁。蓦然打个筋斗,直跳过羲皇。 临济处,德山行。果承当。将他建立,认作心诚,也是寻香。 2.《菩萨 【查看全文】

3 古诗王安石的元日

引导语: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王安石的《元日》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 【查看全文】

4 王安石《伤仲永》阅读答案及译文

导语:《伤仲永》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一个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不让他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以下是由应 【查看全文】

5 梅花的诗句 王安石

引导语:王安石的《梅花》诗中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赞美梅花的千古佳句,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相关的梅花诗句,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梅花 / 梅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墙角 【查看全文】

6 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叠题乌江亭》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译文 经过战争的疲劳的壮士非常的悲哀,中原一败之后大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