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诗歌点评

发布时间:2018-02-10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 ,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 “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从诗体说来,安石的古体诗虽然多用典故,好发议论,但像《明妃曲》、《桃源行》篇,立意新颖,充满着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律诗则用字工稳,对偶贴切,但有时不免失于过多的雕刻。五绝和七绝尤负盛誉,“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寒厅诗国话》),“荆公绝句妙天下”(《艇斋诗话》)。他的诗对当代和后世都有影响,被称为“王荆公体”(严羽《沧浪诗话》)。

  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东坡见之,叹曰:“此老乃野狐精也!”作:“登临送目,正故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图画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其中,不少是在变法途中写的,来激励自己。


相关阅读
1 王安石《春夜》的赏析

引导语:《春夜》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王安石是借用爱情诗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春风得意之情。以下是小编精心为您准备了王安石的《春夜》赏析,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春夜 朝代:宋 【查看全文】

2 王安石在文学上的"小清新"名片

传说,王安石的老婆就是在外对对联时认识的,单身狗们,get到没?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王安石在文学上的小清新名片,更多热门杂文阅读请您继续访问(/wenxue)。 王安石留在历史上的名 【查看全文】

3 王安石的改革加速了宋朝的衰落

中国的文化在宋朝发展到了顶峰,但即使在宋朝最强盛的时代,也无法有效抵御西夏等外敌的入侵。王安石针对北宋的积贫积弱的社会状况,进行了史称熙宁新政 的改革,以图富国安民 【查看全文】

4 文言文王安石待客

引导语:王安石的文言文《待客》给后代人留下了一个启示:做人应当作风简朴,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原文,欢迎大家阅读与学习。 《待客》 王安石 王安石在相 【查看全文】

5 王安石资料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号半山,谥号文,世称王文公,自号临川先生,晚年封荆国公,世称临川先生又称王荆公,江西临川延寿乡(今东乡县黎圩镇上池村)人, 【查看全文】

6 王安石的个人恩怨

说到苏东坡的政敌,最难措辞的莫过于王安石了,然而事实上又绝对无法回避王安石,因为两人不但分属两个政治营垒,又是上下级关系,而且彼此之间还有纠缠不清的私人恩怨。王安 【查看全文】